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疫情防控中 阜新疾控人夜以继日

0
分享至

与时间赛跑,追踪病毒,他们是流调人员;在操作间内,收件、灭活、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研判……他们的眼睛是“火眼金睛”,他们的双手是“病毒猎手”,他们是核酸检测人员;规范消杀,助力防“疫”,他们被称为新冠病毒的克星;耐心答疑,温柔解惑,他们安抚着市民的紧张情绪……3月11日,一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阳性报告打破了我市700余天无新增病例的沉寂夜空,从此,阜新市疾控中心的员工便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各家医院检验科的灯火也是彻夜长明。是他们的夜以继日,担当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后盾。

流调队:与时间赛跑的“病毒追踪者”

在市疾控中心,有一支流调队伍。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目的是要搞明白,在一定时间段,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儿,通过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与就医情况,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以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所以说,流调队伍也是为了保护其他人不被传染,控制疫情传播的“首站军团”。

每接到一个流调命令,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就要立即穿上防护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现场询问研讨,为后续排查做准备。每一次流调都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开始。调查要尽可能找到精准精确信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信息采集完毕还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流调人员认真执行“快、细、准、深、全”的流调五字方针,做到“行动迅速、深挖细究、不漏一面、不漏一人。

“你叫啥名字?多大年纪?身份证号码?你家是哪里的?在哪上班?家里还有什么人啊?他们的年纪?联系电话?身体状况?这半个月你有去哪里旅行过?都见过哪些人?你和对方是否佩戴口罩?”这些习以为常的问答已经成为流调人员每天都要重复的话语,从早问到晚。

市疾控中心流调组每天24小时值班,不管多晚,只要有流调任务,他们立即行动,有时凌晨一两点还在流调现场,还在电话调查,还在撰写流调报告……这次疫情以来,很多队员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回家。平日里的光鲜靓丽变得脸色蜡黄,眼睛布满血丝,但是她们没有一句怨言,全心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只为以最快的速度把每一位密切接触者都能及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防止病毒蔓延扩散。

核酸检测队:他们就像拆弹部队

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承担了我市初筛病例的确证和密接人员的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涉事场所的外环境检测等工作。核酸检测组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的状态。由于实验检测组直接接触病毒标本,风险高,工作人员皆有三级防护。核酸提取仪24小时运转,检验员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衣,从病毒检测实验室出来时,汗水总是浸透衣衫。工作间隙,他们困了就喝口浓茶提神,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尽量少喝水,避免上厕所;在等待任务的间隙,倚在沙发或凳子上迷一会儿……

应急综合协调队:全市疾控系统疫情防控的“中枢神经”

作为全市疾控系统抗击疫情的“中枢神经”,应急综合协调队串联起了疾控疫情防控响应全链条。新冠疫情以来,所有工作人员开启全天24小时的办公状态,密接协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已坚守800余天。特别是阜新先后两次出现确诊病例的那段时间,他们开展了密接协查、风险研判、疫情工作动态报送、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及阳性环境暴露人员及其各代密接人员入库推送、高风险地区重点人员入库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新冠检测数据统计、业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同时负责接收省疾控系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安系统等多部门发来的密接协查函,第一时间落实到各县区,协助排查并负责我市与其他省市及市本级县区之间协查函转接。“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她们用初心守护人民,用担当传递力量,疫情当前,她们将继续与全市人民一起共克时艰,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

杀队:他们被称为新冠病毒克星

在市疾控中心还有一支人称“新冠病毒克星”的队伍——阜新市疾控专业消杀队。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市疾控中心就组建了一支专业消杀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近60岁,年龄最小的30岁。从配备消毒药水,到背着消毒设备现场消杀,到指导各县区、各机构消毒消杀处置工作,随时备战,随叫随到。喷雾器重十公斤左右,上了5至10升的药之后,加上防护服和其他设备,消毒队员们每次消毒要负重超过20公斤。消毒期间要保证室内封闭,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这样的高浓度环境对工作人员造成生理挑战,它会伤害眼睛,导致结膜红肿,眼睛会流泪,喉咙会痛,皮肤会痒。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奋战在最前线,确保每一处涉“疫”环境的消杀作业规范、有效。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正如他们所承诺的“规范消杀,助力防‘疫’!只要有需要,随时出发,给予最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健康咨询:在特殊时期做市民的贴心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就一个接着一个,电话那头总是会传来或急切、或焦虑、或迷茫的声音,在工作人员耐心、柔和、专业的答复和解释下,对方的声音也变得平缓冷静,每接听一个电话,工作人员都要记录咨询者信息、咨询的问题和答复内容。在疫情期间,这些专业和耐心的解答,不仅稳定了群众的情绪,也温暖着群众的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面前,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全力以赴、冲锋在前。虽然不在前线,却同样和病毒拼力“交战”,虽然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同样是城市人民的“守护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假一真:10枚导弹、阿塞拜疆未派兵、特朗普有PDA余额

两假一真:10枚导弹、阿塞拜疆未派兵、特朗普有PDA余额

山河路口
2025-07-11 17:12:32
杨少华去世,刘洪沂痛哭:少华叔,我想去天津送你,可我出不了院

杨少华去世,刘洪沂痛哭:少华叔,我想去天津送你,可我出不了院

卷史
2025-07-11 00:39:11
争议,陈熠3-1淘汰孙颖莎,郭焱直播间吐槽:懂点事,差不多得了

争议,陈熠3-1淘汰孙颖莎,郭焱直播间吐槽:懂点事,差不多得了

二哥聊球
2025-07-11 19:59:56
上海一小区惊现成人用品!居民:太恶心了,似乎刻意面向楼上住户摆放

上海一小区惊现成人用品!居民:太恶心了,似乎刻意面向楼上住户摆放

上观新闻
2025-07-10 22:10:18
杨少华丧宴曝光,席桌简朴没有白酒,杨仪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很开心

杨少华丧宴曝光,席桌简朴没有白酒,杨仪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很开心

央小北
2025-07-12 00:05:49
2025年养老金上调2%,迟迟才公布的调整方案,跟去年相比有何变化

2025年养老金上调2%,迟迟才公布的调整方案,跟去年相比有何变化

兴史兴谈
2025-07-11 08:51:57
演技是演员最好的医美,升咖后的李光洁,谁还记得他那些“脏”事

演技是演员最好的医美,升咖后的李光洁,谁还记得他那些“脏”事

一娱三分地
2025-07-10 14:43:21
我国为何要放任两山轮战打10年之久?“拖垮”越南,“熬干”苏联

我国为何要放任两山轮战打10年之久?“拖垮”越南,“熬干”苏联

智慧天气通
2025-07-11 15:18:38
你和异性做过最暧昧的事情是什么?网友:这暧昧的令人涨知识了!

你和异性做过最暧昧的事情是什么?网友:这暧昧的令人涨知识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6-09 00:15:06
这种常见水果含水量很高,关键还稳血糖、不怕胖,适合全家人吃

这种常见水果含水量很高,关键还稳血糖、不怕胖,适合全家人吃

中国疾控动态
2025-07-11 08:06:45
青岛已经失守!全国游客这哪里是来旅游啊,这是来攻城!

青岛已经失守!全国游客这哪里是来旅游啊,这是来攻城!

小嵩
2025-07-11 12:25:00
国乒12日赛程:王楚钦冲击决赛,蒯曼打3场,CCTV直播,冠军稳了

国乒12日赛程:王楚钦冲击决赛,蒯曼打3场,CCTV直播,冠军稳了

体育就你秀
2025-07-12 06:04:01
养老金最新通知来了!调整幅度让人惊喜,工龄30年能领多少补助?

养老金最新通知来了!调整幅度让人惊喜,工龄30年能领多少补助?

探源历史
2025-07-10 22:26:07
请提级调查——天水这些医院是帮凶!

请提级调查——天水这些医院是帮凶!

新海言
2025-07-09 13:30:15
中国需准备应对俄罗斯解体,确保700万土地安全

中国需准备应对俄罗斯解体,确保700万土地安全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07-09 17:34:00
世俱杯3场2球!博主:20岁巴西新星华莱士-阎亲承 自己有中国血统

世俱杯3场2球!博主:20岁巴西新星华莱士-阎亲承 自己有中国血统

直播吧
2025-07-12 06:35:06
43岁关凌又胖了大脑门秃头,儿子跟她拍照不耐烦,被曝私下爱显摆

43岁关凌又胖了大脑门秃头,儿子跟她拍照不耐烦,被曝私下爱显摆

一娱三分地
2025-07-07 19:49:42
43分惨败后再输55分!女篮热身赛遭溃败:U19中国队没张子宇悬了

43分惨败后再输55分!女篮热身赛遭溃败:U19中国队没张子宇悬了

篮球快餐车
2025-07-12 05:37:09
京东外卖又改规则了?有人晒外卖程序截图,网友吐槽:非常烦这个

京东外卖又改规则了?有人晒外卖程序截图,网友吐槽:非常烦这个

探源历史
2025-07-11 22:57:30
真够强硬! 阿塞拜疆拒见俄罗斯特使,特朗普签发对乌新军援

真够强硬! 阿塞拜疆拒见俄罗斯特使,特朗普签发对乌新军援

史政先锋
2025-07-11 16:29:05
2025-07-12 10:35:00

头条要闻

美国出乎意料对哈萨克斯坦下手 被指"与中国有关"

头条要闻

美国出乎意料对哈萨克斯坦下手 被指"与中国有关"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家居
旅游
教育

数码要闻

苹果首款 OLED MacBook Pro 恐延至 2027 年发布

亲子要闻

傻傻算不清,还想要零花钱

家居要闻

生活憧憬 自由浪漫之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告别“唯分数”困局:梯次循进理论引领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