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疫情防控中 阜新疾控人夜以继日

0
分享至

与时间赛跑,追踪病毒,他们是流调人员;在操作间内,收件、灭活、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研判……他们的眼睛是“火眼金睛”,他们的双手是“病毒猎手”,他们是核酸检测人员;规范消杀,助力防“疫”,他们被称为新冠病毒的克星;耐心答疑,温柔解惑,他们安抚着市民的紧张情绪……3月11日,一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阳性报告打破了我市700余天无新增病例的沉寂夜空,从此,阜新市疾控中心的员工便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各家医院检验科的灯火也是彻夜长明。是他们的夜以继日,担当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后盾。

流调队:与时间赛跑的“病毒追踪者”

在市疾控中心,有一支流调队伍。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目的是要搞明白,在一定时间段,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儿,通过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与就医情况,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以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所以说,流调队伍也是为了保护其他人不被传染,控制疫情传播的“首站军团”。

每接到一个流调命令,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就要立即穿上防护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现场询问研讨,为后续排查做准备。每一次流调都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开始。调查要尽可能找到精准精确信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信息采集完毕还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流调人员认真执行“快、细、准、深、全”的流调五字方针,做到“行动迅速、深挖细究、不漏一面、不漏一人。

“你叫啥名字?多大年纪?身份证号码?你家是哪里的?在哪上班?家里还有什么人啊?他们的年纪?联系电话?身体状况?这半个月你有去哪里旅行过?都见过哪些人?你和对方是否佩戴口罩?”这些习以为常的问答已经成为流调人员每天都要重复的话语,从早问到晚。

市疾控中心流调组每天24小时值班,不管多晚,只要有流调任务,他们立即行动,有时凌晨一两点还在流调现场,还在电话调查,还在撰写流调报告……这次疫情以来,很多队员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回家。平日里的光鲜靓丽变得脸色蜡黄,眼睛布满血丝,但是她们没有一句怨言,全心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只为以最快的速度把每一位密切接触者都能及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防止病毒蔓延扩散。

核酸检测队:他们就像拆弹部队

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承担了我市初筛病例的确证和密接人员的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涉事场所的外环境检测等工作。核酸检测组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的状态。由于实验检测组直接接触病毒标本,风险高,工作人员皆有三级防护。核酸提取仪24小时运转,检验员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衣,从病毒检测实验室出来时,汗水总是浸透衣衫。工作间隙,他们困了就喝口浓茶提神,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尽量少喝水,避免上厕所;在等待任务的间隙,倚在沙发或凳子上迷一会儿……

应急综合协调队:全市疾控系统疫情防控的“中枢神经”

作为全市疾控系统抗击疫情的“中枢神经”,应急综合协调队串联起了疾控疫情防控响应全链条。新冠疫情以来,所有工作人员开启全天24小时的办公状态,密接协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已坚守800余天。特别是阜新先后两次出现确诊病例的那段时间,他们开展了密接协查、风险研判、疫情工作动态报送、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及阳性环境暴露人员及其各代密接人员入库推送、高风险地区重点人员入库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新冠检测数据统计、业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同时负责接收省疾控系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安系统等多部门发来的密接协查函,第一时间落实到各县区,协助排查并负责我市与其他省市及市本级县区之间协查函转接。“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她们用初心守护人民,用担当传递力量,疫情当前,她们将继续与全市人民一起共克时艰,坚决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

杀队:他们被称为新冠病毒克星

在市疾控中心还有一支人称“新冠病毒克星”的队伍——阜新市疾控专业消杀队。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市疾控中心就组建了一支专业消杀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近60岁,年龄最小的30岁。从配备消毒药水,到背着消毒设备现场消杀,到指导各县区、各机构消毒消杀处置工作,随时备战,随叫随到。喷雾器重十公斤左右,上了5至10升的药之后,加上防护服和其他设备,消毒队员们每次消毒要负重超过20公斤。消毒期间要保证室内封闭,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这样的高浓度环境对工作人员造成生理挑战,它会伤害眼睛,导致结膜红肿,眼睛会流泪,喉咙会痛,皮肤会痒。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奋战在最前线,确保每一处涉“疫”环境的消杀作业规范、有效。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正如他们所承诺的“规范消杀,助力防‘疫’!只要有需要,随时出发,给予最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健康咨询:在特殊时期做市民的贴心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就一个接着一个,电话那头总是会传来或急切、或焦虑、或迷茫的声音,在工作人员耐心、柔和、专业的答复和解释下,对方的声音也变得平缓冷静,每接听一个电话,工作人员都要记录咨询者信息、咨询的问题和答复内容。在疫情期间,这些专业和耐心的解答,不仅稳定了群众的情绪,也温暖着群众的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面前,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全力以赴、冲锋在前。虽然不在前线,却同样和病毒拼力“交战”,虽然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同样是城市人民的“守护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恺苗苗婚变风波升级,男方超多黑料被扒,牵涉两位顶流85花

郑恺苗苗婚变风波升级,男方超多黑料被扒,牵涉两位顶流85花

叶公子
2023-06-09 23:20:17
中石油牵手门大反转?胡总离婚两年了,他在成都三个细节预判下场

中石油牵手门大反转?胡总离婚两年了,他在成都三个细节预判下场

壹月情感
2023-06-09 18:17:54
广西“蛇毒王后”:家藏424㎏蛇毒,值47亿,美国人送悍马求合作

广西“蛇毒王后”:家藏424㎏蛇毒,值47亿,美国人送悍马求合作

心情编辑室官方
2023-06-09 21:19:19
胡总和董妹妹又来新消息,原来一切都是在演戏,他们是助人为乐

胡总和董妹妹又来新消息,原来一切都是在演戏,他们是助人为乐

微社评
2023-06-08 16:52:36
三个“老虎”被处理!从办公楼直接被拿下的“霸道虎”,通报中现罕见细节

三个“老虎”被处理!从办公楼直接被拿下的“霸道虎”,通报中现罕见细节

政知新媒体
2023-06-09 19:55:09
正式签字!上海迎来激动人心时刻,美国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

正式签字!上海迎来激动人心时刻,美国不愿看到的一幕发生

谈与讨
2023-06-10 01:35:34
大反转!胡某原配疑发声:秘密离婚两年,前夫与董小姐属正常交往

大反转!胡某原配疑发声:秘密离婚两年,前夫与董小姐属正常交往

游娱鱼
2023-06-10 00:29:00
NBA今夏首笔交易达成!掘金选秀签1换3:雷霆未来7年拥有15个首轮

NBA今夏首笔交易达成!掘金选秀签1换3:雷霆未来7年拥有15个首轮

罗说NBA
2023-06-10 04:30:25
胡总比董小姐大27岁,两人更多私密曝光,更严重的还是来了

胡总比董小姐大27岁,两人更多私密曝光,更严重的还是来了

篁竹书
2023-06-08 15:46:57
众多情侣在太古里上演“牵手模仿秀”!网友:气质真不行!

众多情侣在太古里上演“牵手模仿秀”!网友:气质真不行!

远荐
2023-06-09 12:14:11
军报连续发文,点名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四虎”

军报连续发文,点名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四虎”

政知新媒体
2023-06-09 19:56:03
知名呼吸科大夫:新冠流行拐点已至,和上次不同,这次会绵延不绝

知名呼吸科大夫:新冠流行拐点已至,和上次不同,这次会绵延不绝

西游日记
2023-06-09 18:57:11
欧冠决赛前,国米主席张康阳和曼城主席穆巴拉克相互赠送礼物

欧冠决赛前,国米主席张康阳和曼城主席穆巴拉克相互赠送礼物

绝对现场
2023-06-10 09:06:59
我所亲历的文章姚笛出轨事件,背后的故事比谍战剧还精彩!

我所亲历的文章姚笛出轨事件,背后的故事比谍战剧还精彩!

美工张铁牛
2023-06-09 23:00:57
韩国外交部召见中国大使,严正警告中国干涉韩国内政

韩国外交部召见中国大使,严正警告中国干涉韩国内政

山水谈热点
2023-06-09 19:36:10
董小姐同事:领导一出差就带着她,平时穿着朴素,俩人走得也不近

董小姐同事:领导一出差就带着她,平时穿着朴素,俩人走得也不近

洛洛女王
2023-06-09 17:53:13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梅长苏”红毯抱“飞流”,“卧虎藏龙”再重逢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梅长苏”红毯抱“飞流”,“卧虎藏龙”再重逢

金羊网
2023-06-10 02:40:14
意外!阿根廷教练组刚亮相中国就被追捧,入乡随俗接受球迷递烟

意外!阿根廷教练组刚亮相中国就被追捧,入乡随俗接受球迷递烟

罗掌柜体育
2023-06-09 18:51:40
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救援者:就怕“扶不扶”,所以用无人机拍下了证据!被救女子花光积蓄,登山公司将承担救援费

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救援者:就怕“扶不扶”,所以用无人机拍下了证据!被救女子花光积蓄,登山公司将承担救援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10 08:35:12
牵手门女主同款裙子走红,几十位网红蹭热度模仿,为了带货无下限

牵手门女主同款裙子走红,几十位网红蹭热度模仿,为了带货无下限

多多资讯所长
2023-06-09 19:55:06
2023-06-10 09:48:49

头条要闻

男子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已用无人机拍下证据

头条要闻

男子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已用无人机拍下证据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斯诺克10人假球案内幕 他们都做了什么

娱乐要闻

王思聪与买超夜店寻欢 懒理美女搭讪

科技要闻

问界“失去”华为70天

汽车要闻

轿跑SUV/800V快充/激光雷达 小鹏G6预售22.5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我以为高考昨天就结束了”

本地新闻

傅长敏:以独妙匠心,传承百年粉彩

手机要闻

小米Civi 3迪士尼100周年限定款真机赏析,售价保持2899元

数码要闻

WWDC23|导演陆川谈Vision Pro体验:新的物种,是「屋子里的大象」

公开课

中国三大高考工厂:毛坦厂、衡水、黄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