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细河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一并推进实施垃圾分类,小区居民认识不断提高,积极主动参与,逐渐将垃圾分类融入生活、成为习惯。
“现在,小区里居民都在学习、实践垃圾分类,尝试让有用的垃圾再次利用、发挥价值,过上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近日,市北小区居民刘女士致电记者说,所在小区改造完工后,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记者在市北小区看到,在楼下、路旁、小广场上分散设置有外形相仿的银色金属材质分类垃圾箱,每个垃圾箱由3个分隔独立的箱体组合而成,箱体上分别标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字样,为了便于居民准确分辨垃圾属性,“有害垃圾”箱体上还另有“灯管”“电池”等提示内容。一位来扔垃圾的居民先是将几张纸壳放入“可回收物”箱体内,又将一袋垃圾投进“其他垃圾”箱体内,“社区宣传好多次,现在不少人在家就先分类了,过来直接正确投放。”
细河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北小区始建于1989年,共有27栋住宅楼,于2020年10月整体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而后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在小区改造中按两个单元一组标准设置60组分类垃圾箱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通过在每个单元门外的告示板上粘贴相关通知、海报及入户宣讲等方式,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小区的公共区域营造了良好宣传氛围。同时,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落实党员责任区、责任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一项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处置量,有效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全面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其表示,将垃圾分类融入小区改造,受到居民欢迎,收获扎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