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阜新查海文化遗址群——万年文明起步 中华第一龙 飞越八千年

0
分享至

“推进西辽河流域查海文化遗址群保护开发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被写进阜新本届政府重点工作中,并且还确定在2022年的工作安排内。

叫响查海文化,阜新迈出进一步加快实施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在阜新大地上发掘出来的查海遗址,是国内考古学术界的一次重大发现。躺在遗址下面的“中华第一龙”,至今已经8000岁。

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历代帝王权力的象征。记载五帝时代的代表人物多与龙有交集,而以黄帝较早较甚。追溯龙的起源,不仅可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而且对了解五帝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同样重大。不过,考古发现的龙,此前只见于商代的青铜器上,那已经是被高度神化了的多种动物的结合体。上世纪80年代初,红山文化的玉雕龙被确认,才把龙的起源提早到5000年前的五帝时代。

1982年,查海遗址被发现后,又经7次科学严谨发掘,出土了一条20米长的石脉和两块浮雕型龙陶片,在全国引起轰动,后被命名为石堆塑龙和浮雕型龙,其早于红山文化,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龙的形象。浮雕型龙见于筒形陶罐上,陶器材质为夹砂褐陶质,外表红褐色,内里黑褐色。上面的龙形象浮雕于器物表面,一为龙的尾部,向上卷曲,一为盘龙的龙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宽而平,身体上都压印成排而齐整的鳞状纹,共4排。

石堆塑龙置于查海遗址中部一条从西南 — —东北走向的石脉上,用与石脉质料相同的花岗岩石块摆塑而成,长达20米,可隐约分辨出头、身、尾和足。查海遗址的龙纹,作为龙形虽然尚不够完整和明确,但已具有龙纹的基本特征,或可称为“类龙纹”。

记者在一篇《龙出辽河源》的文章中,看到了最具影响力的红山文化研究和考古专家孙守道对发现阜新查海遗址石堆塑龙和浮雕型龙重要价值的阐述。

孙守道用了“始料未及”4个字,来形容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塑龙和浮雕型龙给他带来的震惊、兴奋和意外。他认为,阜新查海石堆塑龙和浮雕型龙的出土,将龙的历史在传统认知和考古认知上向前延展到了8000年。这些文物反映了8000年前的阜新地区,查海先民已经具有非常深刻的龙的观念,龙已经成为氏族的重要象征。

记者还了解到,孙守道曾经说过,在中华大地上“还可能会发现更早的龙影”,但是近30年岁月已逝,阜新查海遗址上的巨龙年龄仍然最大,依旧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华第一龙”。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澜口碑突然两极反转!被挖是“三级片教父”,曾怂恿女网友向男人“献身”

蔡澜口碑突然两极反转!被挖是“三级片教父”,曾怂恿女网友向男人“献身”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01 17:32:41
人民日报下架288分女生视频,一点体面都不留,原来全网都被骗了

人民日报下架288分女生视频,一点体面都不留,原来全网都被骗了

叶公子
2025-07-01 12:04:17
男子造黄谣致女子抑郁,被判赔20万并赔礼道歉 受害女子发声:对方仍未赔偿

男子造黄谣致女子抑郁,被判赔20万并赔礼道歉 受害女子发声:对方仍未赔偿

红星新闻
2025-07-01 18:09:21
黄杨钿甜的爸爸,有点危险了……

黄杨钿甜的爸爸,有点危险了……

麦杰逊
2025-07-01 16:47:29
科研报国!这次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庞众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科研报国!这次被人民日报“点名”的庞众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侃侃娱季
2025-04-16 18:29:52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9年后,他过得怎样?

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9年后,他过得怎样?

坦然风云
2025-03-26 14:38:55
当初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当初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杨哥历史
2025-04-09 10:28:49
成都的哥接了个大单!载客去北京收费10600元开到“爆表”,赚了7000多,本人回应:开30多个小时

成都的哥接了个大单!载客去北京收费10600元开到“爆表”,赚了7000多,本人回应:开30多个小时

极目新闻
2025-07-01 16:41:55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

澎湃新闻
2025-07-01 17:54:23
卡萨诺:小因扎吉毁了国米!他决赛前就和新月谈妥,还想别人信他

卡萨诺:小因扎吉毁了国米!他决赛前就和新月谈妥,还想别人信他

直播吧
2025-07-01 00:06:08
中共中央批准,中候补韦韬跨省履新

中共中央批准,中候补韦韬跨省履新

上观新闻
2025-07-01 17:55:07
虐猫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

虐猫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

界面新闻
2025-07-01 13:58:40
李在明手段狠辣远超文在寅,刚上台就要“斩草除根”,信号不简单

李在明手段狠辣远超文在寅,刚上台就要“斩草除根”,信号不简单

明月聊史
2025-06-14 16:21:36
河南一动物园被举报“用个人收款码收门票钱涉案千万”,多方回应;税务部门已重新立案

河南一动物园被举报“用个人收款码收门票钱涉案千万”,多方回应;税务部门已重新立案

极目新闻
2025-07-01 10:29:15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美媒晒克林根&杨瀚森联合试训体测数据对比,杨瀚森全面领先

美媒晒克林根&杨瀚森联合试训体测数据对比,杨瀚森全面领先

雷速体育
2025-07-01 17:58:21
朝鲜物价贵到离谱,导游点醒我,原来他们是这样养活一个国家的!

朝鲜物价贵到离谱,导游点醒我,原来他们是这样养活一个国家的!

天下霸奇
2025-06-30 09:30:47
中国稀土太子爷的奢靡生活:40万一顿饭,父子联手挥霍上百亿资产

中国稀土太子爷的奢靡生活:40万一顿饭,父子联手挥霍上百亿资产

三农老历
2025-06-29 13:32:21
吉林一女子转院途中死亡:救护车无执业资质 至今拖欠48万元赔偿丨封面深镜

吉林一女子转院途中死亡:救护车无执业资质 至今拖欠48万元赔偿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7-01 11:54:03
8个中央督察组,坚持动真碰硬,核实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问题!

8个中央督察组,坚持动真碰硬,核实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1 11:11:17
2025-07-01 19:36:49

头条要闻

保时捷女销冠再成半年度销冠:没有私下跟客户吃饭

头条要闻

保时捷女销冠再成半年度销冠:没有私下跟客户吃饭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体育要闻

连斩韩国三大冠军,中国小伙是怎么做到的?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小米推出自带线屏显充电宝:售价199元,有3C认证

手机要闻

8000mAh!REDMI新机曝光,争做续航终结者?

房产要闻

最强黑马杀出!海南这些区域,教育正悄悄崛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