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城
转型20年来,阜新全力探索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和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之路。
勇于打破思维定式 ,积极摆脱路径依赖,新邱区通过引入中科盛联(北京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先行、政企合作”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全力建设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
自2018年以来 ,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累计完成投资5 . 4亿元,成功举办包括5场国家A级赛事在内的9场汽摩赛事。
从汽车赛事,到草莓音乐节,再到军事主题嘉年华,赛事经济蓬勃发展,助推当地第三产业爆发式增长 。
而有关赛事的全产业培育,倒逼提升城市承载力,同步推进了矿区生态修复与城市功能修复 。
今年4月,赛道城废弃矿区综合治理项目被正式确定为全国36个“EOD ”模式试点项目之一 。
新邱区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汽车赛道、发展汽摩赛事有机结合,搭建多元链式发展构架,因地制宜创造了“以产业植入带动生态修复”的“生长式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模式,倾力打造“城市中的赛道、赛道中的城市”,循环拉动产业聚集与升级,有效实现了生态 、经济 、民生效益的良性互动 。
赛事持续举办,项目不断签约,业态越发充盈,新邱区通过开展创造性实践,总结出阜新转型的又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
政府做“推手”,企业善作为,招商常态化,市场被激活 ——这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一场体制机制的革命 、 一场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的革命。
这一系列革命,让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建设提档升级 。
人们欣喜地看到,以赛事为核心的“触媒效应”转化成 “蝴蝶效应”,一批又一批赛道城关联项目纷至沓来 ,一幅集文化旅游、生态居住、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
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项目建设 ,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放眼未来,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正在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智能城
打造智能城 ,阜新坚持赛事搭台 、经济唱戏。
10月13日 ,2021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在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成功举办 ,70余支代表队 、1700余名参赛选手用实力为全国航模爱好者和观众带来了一场集创新与竞技于一体的高水平比拼。赛事期间共签约17个项目,总签约额达4 . 1亿元 。阜新 ,再一次向全国展示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投资发展潜力。作为阜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先锋军”,海州区创新谋划无人机产业发展 ,坚持高起点开局 、高科技支撑 、 高端赛事驱动 ,大力实施开放合作、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
2019年6月,以奥瑞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破土动工 ,仅用55天就建成了 “一道 、一路 、一厂房”。动工4个月后 ,这里就成功举办了首届航空教育体验嘉年华和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研讨会,开创了高端论坛与高水平赛事有机融合的新模式 ,形成了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相融互促的良好态势 。
如今 ,基地建设已纳入辽宁省“十四五 ”规划 。阜新无人机产业开启了跨越式前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
2020年,我市提出依托智能产业优势,打造“智能城”。根据规划 ,智能城建设将以海州(国家级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和飞行营地为“金字招牌”,以北京理工大学无人系统创新中心为平台,打造水陆空一体、军民融合的智能无人系统制造基地,同时积极赋能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提升城市智能产业、智能管理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的时代大潮下,全市上下正抢抓国家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成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要成员的重大机遇,继续把发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知名高校平台作用,以海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全力打造东北首个智能无人科技产业开发区。
作为“智能城 ”建设主战场,海州区以“双招双引 ” 为抓手,连续3年举办无人机竞速公开赛、航空嘉年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等多项“国字号 ”顶级赛事和活动 , 吸引来宾、客商、游客数万人次,促成无人机类、应用场景 类 、校企合作类 、航空协会类等近50个项目签约 。
目前,总投资近5亿元的北京延庆·辽宁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 雏形初具,预计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值90亿元 ,年上缴利税12亿元,安置就业5000人 。
玛瑙城
世界玛瑙之都的称谓 ,让阜新人自豪。
始于8000年前查海古人类时期的玛瑙文化 ,承载中华文明发展记忆 ,与人类文明发展一脉相承。阜新先民开采、加工、使用玛瑙的历史,经大量出土及存世文物予以证明 。
从古至今,阜新人民的生活一直沐浴着玛瑙宝石的光芒 。阜新是我国主要玛瑙产地之一 ,以产量大、品种多、颜色全、纹理美、质地优、料形奇等六大特点闻名于世, 也是当今世界玛瑙的最大加工地、集散地。
阜新玛瑙的雕刻技艺,历史上沿袭师徒相传、口传相授、德艺相承,进入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大师进校园、进班级、进车间的玉雕技艺传承体系。
2006年,“阜新玛瑙雕 ”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阜新玛瑙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洪斌的作品《水草玛瑙花熏 》被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览馆永久收藏;2013年,阜新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玛瑙之都 ”荣誉称号;201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阜新“世界玛瑙之都 ”桂冠。
转型以来,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玛瑙产业发展,按照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玛瑙之都 ”的战略构想,经过多年 努力,阜新玛瑙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阜新确立了全国玛瑙加工中心、集散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的战略地位 。
今天的阜新 ,正在打造玛瑙产业的“航空母 舰”,赋予这方土地更加绚丽的色彩,成为中国宝玉石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
20年的埋头苦干,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阜新从过去只有两个大型玛瑙批发零售市场,发展到拥有三大玛瑙专业展馆和五大玛瑙专业市场的规模,玛瑙产业销售额从1亿元上升到15亿元左右;全市从只有20名省级玉雕大师、近万名从业人员,发展到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行业优秀专家2人 ,省级以上玉雕 师更是达到158人。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玛瑙加工业户5500余家 ,玛瑙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
20年的励精图治,从挖掘玛瑙文化元素到形成文化资源 ,从生产玛瑙文化产品到形成玛瑙文化产业 ,阜新玛瑙产业已经成为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阜蒙县十家子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阜新玛瑙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16届。国内外同行的目光聚焦阜新,“世界玛瑙之都 ”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在转型振兴征程中华丽转身的玛瑙城——阜新 , 未来将向世界讲述更多的阜新故事。
蓝球城
阜新是著名的篮球城 ,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篮球传奇。
作为国家命名的首批8个“全国篮球城市”之首,阜新依托70多年的文化积淀、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篮球品牌活动,以及令人称奇的篮球人才培养享誉海内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阜新就建有当时在省内为数不多的体育馆,阜新男女篮球队号称“辽宁省二队”,称霸东北 、闻名全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阜新青少年男篮异军突起 ,开启男女篮双双领跑全省的时代。
2000年12月,阜新当仁不让,成为国家正式命名的首批“全国篮球城市”。此后,阜新篮球城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规模 、各个层次的群众性篮球赛事 ,贯穿一年四季,覆盖各类人群。阜新不仅首创了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全国高等专业学院,还打造出百年篮坛黄埔 “训练营”“中国阜新篮球节”“篮球操”“篮球大篷车 ”等十余个篮球品牌活动。
2008年9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阜新篮球节被中国篮 球博物馆授予“中国规模最大的篮球节”称号,到目前为止 ,阜新已举办了五届篮球节。这些创新赛事品牌被国内其他省市广为借鉴。
日拱一卒无有尽 ,功不唐捐终入海。在历届市委 、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阜新城市特色篮球文化品牌赛事广泛开展,市县区领导干部篮球赛、市直机关篮球赛、业余篮球俱乐部联盟赛彼伏此起 。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2个篮球馆 、1222片室外篮球场 ,每年各级各类篮球赛事活动达上万场次 ,经常从事篮球运动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
作为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的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 ,在篮球人才培养上领先全省乃至全国,生源覆盖全国并走出国门 ,与多个国家建立篮球交流往来。阜新篮球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培养输送了柏华、陈晓莉、潘巍、陈磊 、 岳鹏飞等名将 ,还培养和输送了周琦 、金佳宝 、申彬彬 、 武 桐桐等多名年轻球员。
近年来 ,我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篮球场地设施条件,不断提升阜新篮球城市品牌形象。“天天有活动 、周周有比赛 、月月有大赛 ”的篮球赛事格局形成 ,不仅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氛围 ,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全市通过整合体育资源 ,吸引准星 、铭文、领锋 、ME篮球工厂等100多家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投资,总金额达到上亿元 。
如今,被誉为“金牌篮球城”的阜新,“明星篮球 ” 和“草根篮球 ”相得益彰,不断激发城市活力 、扩大城市知名度,让城市更具运动活力 。
温泉城
康养产业,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撬动经济社会发展 ,蕴含巨大潜力。温泉,一马当先助推康养产业发展。
阜新将两者结合,提出发展温泉康养产业,建设温泉城 ,让人满怀憧憬。
阜新的温泉产业开发工作始于2009年。一年后,温泉城建设在和煦春风里破土开工。作为阜新着力打造的又一张城市名片,发展温泉康养、建设温泉城是阜新加快推进转型的重要战略抉择。
应势而谋、顺势而为 ——“健康中国 ”已上升为国家 发展战略,市委 、市政府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发掘自身比较优势,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造温泉城,阜新比较优势明显。其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加之京沈客专开通,让阜新成为连接东北与华北、辽西蒙东的交通节点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其二,阜蒙县东梁镇一带地热温泉资源丰富,被视为“泉中极品”,加之省级大二型水库佛寺水库的地表水资源 ,让阜新发展温泉产业禀赋凸显;其三,处在民族民间文化活 跃的蒙古族聚居地区,汇聚特色民族文化之源 ,让温泉城 建设更具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多元优势鼓足阜新发 展温泉康养产业的底气 ,历经多年发展 ,阜新温泉康养产业朝气蓬勃。
开启 “十四五”,产城融合成为指导温泉城建设的发展战略,以产养城,以城辅产,拓展开来,还可与周边其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积极参与到承接“京津冀 ”产业转移 中来。
占据天时 、地利 、人和的发展优势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阜新加快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
站在打造温泉城角度上推进产城融合 ,一方面 ,要建设国际温泉康养区 ,高效研发温泉产业项目 ,利用东梁温泉水富含人体生命动力素 、小分子团 、偏硼酸 、偏硅酸的国际罕见优势 ,从温泉保健饮品 、化妆品 、污水处理再利 用等领域形成产业项目,从长远上打造可容纳10万人生活的现代化城区;另一方面 ,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示范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 、基础设施优势 、能源优势 、 水资源优势,开发工业用水项目、能源利用项目、日常生活 用品项目、纸制品项目、医药深加工项目、化妆品项目 , 形 成承接产业项目集散地 ,连接我市其他产业园区 ,做强循环经济圈,促成阜新工业走廊大格局。
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温泉城建设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