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傍晚,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小区空地,我们总能看见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人群。广场舞队、花式跳绳队、暴走团等一个又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基层健身团队在我市遍地开花,一股又一股全民健身热潮在我市翻腾涌动,灵动的舞姿和洋溢的笑容,让人能够真切感受到百姓比蜜还甜的幸福生活。
(市民练习太极剑)
【人民公园建了这个健康步道有快十年了吧,自从有了健康步道,我基本就天天上这走圈,锻炼身体,风景也好心情也好,觉得挺幸福!】
【我在市体育馆办了健身卡,常年在这打篮球、游泳,我们有专业的队伍在这儿打比赛,市体育馆还总有篮球比赛可以现场观看,我觉得对老百姓来说,能经常参与这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我觉得挺带劲!挺幸福的!】 市体育局局长于连双:【转型20年,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阜新体育健儿在全国、省、市大赛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屡创佳绩;群众性体育活动如火如荼,精品项目频现,赛事捷报频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城市“10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群众性体育协会、团体如雨后春笋,市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理念蔚然成风。】
公共体育设施逐渐完善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而城市的人文活力和发展动力,需要体育以更为多元的创新格局作为重要支撑点。2000年之前,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转型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社区、村屯的体育健身设施投入力度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9年,我市新建的市体育馆,为我市承办大型赛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苇子沟镇农民篮球节现场)
于连双:【2011年,我市投入了500万元,主要为619个行政村各建设1套农民健身工程,使全市社区、行政村文体广场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广大村民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健身设施,真正做到了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同时,为打造“全国篮球城”城市品牌,我市城乡篮球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备。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31个室内篮球馆,1380余片室外篮球场,为我们全民参与篮球运动创造了便利条件。】
竞技体育的摇篮
早在2003年,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篮协的第四所篮球专业学校。多年来,阜新在国人心目中有着“中国篮坛黄埔”的美誉。2008年,首届中国·阜新篮球节被中国篮球博物馆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篮球节”,“全国篮球城市”逐渐成为阜新亮丽的城市名片。于连双:【20年来,我市在全国首创了“篮球节”“篮球操”“篮球大篷车”等十多个篮球赛事活动品牌,品牌被其他省市广为借鉴。20年来,我市先后培养出了众多的篮球国手,特别是阜新青少年男女篮共取得了80多个全国冠军、全省冠军,向省专业队和省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近150名,同时也向全国各高校输送优秀运动员近400名,现在有近300多名阜新培养的教练员在各省、市专业队任教,应该说阜新为我省乃至全国篮球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阜新篮球学校“篮坛黄埔”训练营现场)
同时,阜新竞技体育理念超前、英才辈出,为国家、省竞技体育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转型20年来,我市先后成功申请3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11个国家、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人才基地数量和发展成就令人称奇,全国罕见。篮球、举重、赛艇、游泳、竞走、曲棍球、链球等一大批优势项目不断在国际、国家级大赛中摘金夺银。
据市体育部门统计,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共获得2次奥运冠军,12次世界冠军,14次亚洲冠军,153次全国冠军,17次打破全国、亚洲乃至世界记录,堪称“人才工厂,冠军摇篮”。
全民健身运动火热开展
我市全民健身的起点源自于2011年,当时恰逢阜新经济转型10周年。全民健身运动能够迅速在阜新掀起热潮,一是由于经济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阜新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运动;二是阜新有开展篮球运动的历史,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阜新为首批全国篮球城市,在首批的8个城市中,阜新位列第一。以做强“品牌赛事”为目标,我市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各县区、各协会品牌赛事接连不断,几乎“月月有大赛、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随着阜新市职工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大会、群众徒步大会、马拉松、广场舞、职工篮球赛、俱乐部联盟赛、乒羽球百团大战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2013年,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荣誉称号,成为东北三省唯一入选城市。
(图为阜新首届全民健身运动大会开幕式)
也是从那时开始,全民健身的理念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落在阜新这片经济转型后的沃土上。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我市全民健身工作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重在参与”到“自成一家”,不仅比赛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新的尝试和拓展也成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亮点。
转型中的体育精神带来的活力与亮点
【“摸索前行,不断创新”是我市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后一直坚持选择的道路,也与我市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前进的整体思路暗暗相合。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会议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阜新人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努力。】创新的根本是从实际出发,在这方面,我市合理地利用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富有特色的季节性赛事。春季大风较多,着重组织风筝、信鸽、盘鹰等和风有关的活动,而到了夏季,各种各样的水上比赛项目丰富了市民生活。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全年赛事能够平均分布在每个季节,还让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以及应时应景地享受每个季节最恰当的运动方式。
(图为国际青年男篮四国赛现场)
以每年的5月篮球活动月为例,篮球赛事将从5月开始持续半年的时间,这其中既有各种主题的篮球比赛,又有各种各样深入基层的趣味运动。农民“CBA”“篮球大篷车”“领导篮球赛”等五花八门又趣意盎然的比赛把全市的健身氛围烘托起来。
而不断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充满活力和亮点的体育赛事活动,也让更多的市民积极地参与其中。比赛之余,市体育局的工作人员甚至把专业的器材带到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之中,把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方法同百姓分享。
(阜新“全民大讲堂”为群众进行全民健身知识讲解)
有了过硬的基础设施,我市还尤其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升级“软件”的作用,着力打造群众健身的“专家团”。多年来,我市在全民健身知识培训方面有着非常多的尝试和经验积累。知识讲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全民大讲堂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全市人民健康理念和群众体育知识储备,进而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并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一批有着丰富体育知识的群众体育运动员。贯穿全年的全民健身知识讲座“全民大讲堂”,积极邀请多位在全国全民健身领域中重量级的专家和学者,除了带来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之外,还与我市众多体育协会深入交流,为我市提升全民健身知识水平提供了巨大推力。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市民加入其中,更是推动全民健身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专业体系的体育门类。于连双:【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开展体育事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市民强壮的体魄,我觉得更是一种体育精神——什么精神?就是拼搏进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这种精神与我们推动转型振兴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说,体育事业中,包含着我们整个城市职工、市民的精气神,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规划好、发展好体育事业,让体育惠民真正惠及到老百姓。】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中,有着浓厚的体育氛围的阜新,有着一群敢于创新的体育人,有着一脉相承追求幸福的阜新人。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转型以来,阜新的体育事业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披荆斩棘,书写了一曲砥砺前行、昂扬奋进的赞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必将续写更加精彩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