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农民的儿子,一生守望风云变幻,见证万千气象。他是同事们眼里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发生降雨过程的“ 雁过拔毛”式气象局长,他是大旱之年向天要雨三天三夜不睡觉的“拼命三郎”。
他是崔广,不仅上观天象,还下察地墒,是一位公认的全能科技专家。
1970年,崔广进入气象系统,开始研究“老天爷”,从研究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研究更新气象服务观念,改革气象服务方式,到研究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对策,到研究人工增雨、巧用底墒、适时早播,研究农业结构调整、风力发电,反反复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效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阜新气象模式”,成为农民最信赖的“科技庄稼人”。
在阜新探索转型初期,崔广的目光聚焦在风电上,成为发展风电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2003年起,为摸准阜新风能和场址资源,他开始了实地踏勘的艰辛之旅。两年时间,他几乎爬遍了阜新境内的所有山和梁。每天驱车近500公里,平均步行15公里,掌握了详实的风场数据。建塔时,他也要坐镇指挥,亲手参与测量。他瘦削的身影一直走在阜新的风霜雪雨中,山坡高岗上。他为转型振兴大业安装的“风火轮”,如今正助力阜新转型借风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