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传扬务实无私、重责任有担当好家风的杨春鹏家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钦羡的家庭。
今年42岁的杨春鹏出生于彰武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除了双亲还有一个哥哥。父亲今年70岁,退休前在彰武县粮油加工厂工作。父亲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母亲待人和善,善良质朴,与邻里友爱和睦,不论谁家有困难,他们总是尽己所能地帮助。杨春鹏生活在这样温暖又充满爱的家庭中,耳濡目染下也形成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好品质。
父母的言传身教给了杨春鹏正面积极的影响。2000年,杨春鹏结婚后,将务实敬业的家风也带到了自己的小家中。杨春鹏与妻子在学生时代相识、相知。步入婚姻殿堂后,妻子的鼓励与支持也成了杨春鹏长期辛勤耕耘在工作岗位上的动力。作为一名道路救援清障车司机,杨春鹏平日里的工作异常辛苦忙碌,尤其越到节假日越是没时间休息,有时甚至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春节的时候也是如此。看着丈夫如此辛苦,妻子虽然心疼,但仍然选择支持他的工作,从不抱怨,默默为他做好一切,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杨春鹏也非常感谢妻子的付出,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尽力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经营好自己温馨的小家。
除了本职工作外,杨春鹏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2016年,杨春鹏加入了阜新绿舟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契机源自2016年阜新的那场暴雨。2016年夏天,阜新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大暴雨,看着志愿者们紧急救援的身影,杨春鹏也萌生成为其中一员的想法。很快,杨春鹏如愿成为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并跟随其他队员一起执行任务。当时,街道上都是积水,在这危急时刻,水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使命,杨春鹏和其他志愿者闻讯而动,快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打响了一场抗洪抢险的战斗。街道上越来越多着急回家的车辆在大雨中不断熄火。杨春鹏冒着倾盆大雨,将一道道救援锁牢牢地固定在一辆辆被困车辆上,配合其他队员奋力将一辆辆受困车辆救出。提及这次救援,杨春鹏回忆道:“当时情况紧急,只知道和大伙一起推车、拖车,不记得救了多少辆,只知道不停地救援!”经历了一夜的紧张救援,杨春鹏筋疲力尽,但辛苦是值得的,在这个雨夜共有80余辆被困车辆被救援队成功救出。
2020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杨春鹏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个人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消杀任务。他对担心自己安全的家人说道:“只有做好消杀工作,有了大环境的安全,个人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整个任务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先后到火车站以及多个社区参与消杀工作并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在丈夫的影响和带动下,妻子也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平时只要有时间,杨春鹏就会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参与义务环保活动,到细河沿岸捡拾白色垃圾。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的理念相当一致:“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经历怎样的人生,都要记住一点,担负起自己责任的同时,尽力去帮助他人。”杨春鹏希望孩子能够传承优良家风,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杨春鹏接受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