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暴雪袭击阜新大地。暴雪连续两天两夜不间断地降落,严重地影响了我市的生产生活。来自市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上午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62.9毫米,平均雪深52厘米。面对罕见的暴雪,阜新全城以雪为令,吹响“集结号”,全民投身到抗击风雪的战斗中。在应对这场暴雪的过程中,我市准备充分,行动迅速,做到雪停之后全市6条主干路在最短时间内就露出“底色”,展现了城市的应急能力,反应速度。骤降的温度,透彻入骨的寒意,冰冻了这座塞北小城。然而,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那因暴雪而骤然凝聚的力量温暖着整个城市……
一场厉兵秣马的“伏击战”
为了市民出行,他们彻夜未眠
暴雪、大风、寒潮如约而至。
11月8日早,在公交停运、私家车被大雪包围的情况下,很多市民选择步行上班。人们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蹒跚前行,但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倍感亲切又特别心疼,为了市民的出行,他们从凌晨3点30分开始,迎着飘落的雪花反复除雪,一直工作着。
记者从市住建局局属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中心(集团)了解到,从11月7日凌晨起,负责除雪的工作人员彻夜未眠,连夜召开会议商议除雪对策,先撒布融雪剂,除雪滚刷上道循环作业。11月8日凌晨0点30分,除雪铲、除雪滚刷协同作业,随着雪量的增大,铲车继续工作,连夜奋战,方便市民出行。
家住东苑小区的孙大爷感慨,活80多岁了,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雪,更让他感慨的是城市的除雪速度。孙大爷说,这么厚的雪,想着怎么也得两三天才能见干净路面,没想到,雪停之后,主干路路面这么快就已干干净净。
11月9日上午,行走在中华路上的陈女士说,若不是路两边堆起的一座座“雪山”,仿佛城市只是下了一场雨。行走在辽宁工大学校门口,她看到了10余辆除雪车在工作,机械化扫除路两侧的积雪,真是高效率。
从11月9日开始,面对堆积如山的积雪,环卫职工集结铲车、自翻车上岗,时刻迎战这场清运战役。截至11日早,全市共出动除雪人员11986人次,各类除雪设备4058台次,外运积雪达96060吨。
在这场清运积雪的战斗中,环卫工人自降雪至清运,连续奋战,在歇人不歇车的清运对策中,始终坚守如初。大家都尽全力协调好家里的私事,纷纷投入到这场清运大战中,向全市人民展示出环卫员工强大的自信和韧性。
立体作战!城市因你们而温暖
在这场与恶劣天气的对战中,阜新市民的从容、淡定与对城市清雪工作的信任与支持,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漫天飞雪中,我们看到了交警奋力推车的画面、供暖部门抢修的画面、为路灯顶端清除积雪的画面,各单位员工清扫分担区积雪的画面、小区居民自扫门前雪的画面、外卖小哥拖着箱子努力行走的画面、救援队帮助路人拖车的画面、接送透析患者去医院的画面……一幅幅画面交织在一起,成为阜新最美的雪景图!
风雪中感动无处不在!
——11月7日,民政局2号楼整体不热。为了让居民能尽快恢复供热,维修师傅朱博文毅然跳进过腰深的水井中寻找漏点,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抢修,民政局2号楼在当晚就恢复了供暖。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本次强降雪天气,市热力有限公司事前建立应对极端天气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公共管网安全稳定运行。面对积雪,热力有限公司一个抢修大队、六个分公司、85座换热站近200名职工克服困难,放弃休息,每天步行巡视18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内的大小管网以及1500家单位、3500多栋居民住宅、16万户居民用户,两天内共完成大型抢修5处,小型抢修41处,处理用户各种诉求300余件。
——11月7日,被大雪覆盖的某小区内,一位居家隔离人员家里没有菜了,电话打到社区。太平区红树街道泰安社区党委书记梅岩与副书记周静顶着风雪出门,为隔离人员陈阿姨代买生活所需用品。在飞舞的雪花中,他们传递着暖暖的关怀和爱心。
——11月8日,阜新多家医院的医生发朋友圈求助:暴雪阻路,透析患者无法及时进行血透,危及生命。随后,该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发。市汽摩协会主席姜昌利知道后,迅速组织有越野车的协会成员组队,承担起转运患者的责任。
8日的雪下得最大,而住在阜蒙县沙拉镇农村的一位透析患者急需去医院透析。姜昌利担心协会成员不安全,自己一人开车去接患者。乡村路上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雪最深处都能将车吞没,姜昌利开车慢慢找路,用铁锹开路,终于将患者送到医院。面对这份大爱,透析患者感动得不知如何表达。小城大爱也感动了域内外的诸多媒体,诸多相关新闻在朋友圈里传递温暖。据介绍,从8日到9日晚,共有145位透析患者得到救助。
风雪中的阜新,满城都是暖心人。
从11月9日开始,阜新人过起了上班在单位扫雪,下班回家在小区扫雪的生活,用市民的话说,这种生活,很充实。
记者在多个小区看到,为了自己和邻居出行方便,小区居民主动拿起铁锹,在每一个单元门通往小区大门的路上开辟出纵横交错的小路,暴雪在无形中拉近了邻里情。更有人拿着铁锹在小街路上铲雪,为被困的车辆打开通行的路。在前进路加油站附近,一位中年男子开心地告诉记者,他凭借一己之力挖通了一座半人高的“雪山”,困在里面的车可以出来了。
大雪过后,义务扫雪成为阜新最流行的词汇。随着云开雪霁,寒潮影响已渐渐减弱,阜新的雪景,通过网络传播,被越来越多网友知晓。这股暴雪中的暖流,也将永远在城市涌动。
向雪中奋战的所有阜新人致敬
“因为有你,有你们,阜新更暖。”这是一则快手视频,里面有交警、志愿者、救援队的各种暖心的画面。阜新人这几日的朋友圈,几乎被大雪的新闻刷屏了。
——参与义务劳动,为自己和邻居“杀”出一条雪路。这是一位市民在小区扫雪后发的感言。
——一铁锹一铁锹,硬生生在半人高的雪路上“杀出”一条能出车的路,为自己、为邻居出行更方便,我都觉得自己好厉害。这是一对夫妻劳动后的快乐。
——我们东北都是活雷锋,看看我家的中国好邻居们,把我家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爱你们啦。这是一位烘焙店的老板回到店时看到自家门前的雪被邻居清扫后的感动之语。
“阜新真的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条条情真意切的留言诉说着市民对抗击暴雪的阜新人的关心、感谢与敬意。
这场暴雪不仅考验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应对能力,更考验了这个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在大考面前,阜新人交出了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