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既做减法为学生家长双减负,又做加法在城乡校内“三提高”,根本目的是落实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驱动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托起明天的太阳。
百年树人,教育是根。太平区这样想,也这样干。在阜新“双减”工作进度表上,太平区已取得的成果丰厚、亮眼。看加法,太平区建设和改善11所中小学校基础设施,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聘1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软硬件并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看减法,太平区构建“互联网+监管”模式,巩固前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战果,用一只只“千里眼”紧盯不放,确保各类违规校外培训行为无处藏身,为形成“双减”工作压倒性态势强基固本。
“千里眼”在培训机构里
眼下,太平区政府北侧的一幢办公楼5层大厅内,最醒目的是一块巨幅电子显示屏。屏幕上,“太平区智慧化管理平台”一行大字下方,清晰显示校外培训机构实时动态彩色画面。
“画面能大能小,能看外屋里屋,进来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就能马上发现。”正逢周四下午,与太平区“双减”工作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置身此处的记者看到,各培训机构教室内都是只见桌椅,不见一人。
通过在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安装摄像头,后方连通管理终端实时监测培训机构运行情况,这是太平区采取“双边技防”措施,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全方位监控中的“一边”。目前,全区34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摄像头均已安装到位。
待整体联网完成后,市、区管理平台皆可实现24小时线上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校外培训机构超时、超前等违规授课或其他问题,及时处理。
“千里眼”在街巷小区里
鼠标一点,画面一转,平台操作员的熟练操控下,呈现在记者眼前的不再是34家校外培训机构室内,换做了住宅小区楼外。
屏幕中的画面上,清晰到可辨识人脸、认准车牌,精细到仅是一个红勿小区就有多达数十个点位画面:1号楼西、 2号楼东、3号楼中……太平区实验小学、小区内外几家校外培训机构周边区域均一览无余。
投资560万元建设全区智慧化管理平台,是太平区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全方位监控中的另“一边”。这个管理平台的主要“触角”,是科学合理布设在全区街巷小区里的300个监控摄像头,可对全部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实时外部视频监管。而平台的更强大处,则是另在全区主要街路装上了15个AI智能数据分析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基本覆盖太平区的室外公共空间,辅以智能数据分析功能,简单说,仅需依据某区域学生过往较多这一点,管理平台这颗“大脑”就能锁定超时违规授课校外培训机构,甚至哪个小区哪个楼的哪个单元里藏有“黑班”。
“千里眼”在网格员手里
技防是常量,人防是变量。在“双边技防”构筑起校外培训全方位监控体系的同时,针对可能向小饭班、自习室、出租屋之类场所转移等各类“隐形变异”违规校外培训行为,太平区还尤其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千里眼”无死角巡视。
在创新研发易操作的手机端“太平区智慧管理APP软件”的同时,在全区31个社区总计增设310名网格员,每人配发4年免费的随手拍SIM卡,由网格员实施进楼道的“随手拍”监督,发现并上传各类校外培训违规问题线索,即时上传管理平台专门开辟的教育教学监督板块中的日常巡查模块。经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研判,精准派单至教育、市场、民政、公安等各有关部门,迅速到场处置。实操演练中,从网格员上传问题线索视频开始,环环相扣,分秒不误。
“由网格化到像素化的校外培训监管模式升级,可以更好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细,为高质量开展工作提供智能技术保障。”该工作人员说。
相关新闻
太平区“双边技防”监控举措推向全国
近日,教育部《“双减”改革各地动态》刊发第二批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案例,《辽宁阜新太平区采取“双边技防”全方位监控》位居首位,向全国推广。
《“双减”改革各地动态》主要挖掘刊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以期深入推进各地“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入选第二批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案例的太平区“双减”工作经验信息共约400字,系统介绍了该区按照“互联网+监管”模式,积极构建“双边技防”校外培训全方位监控体系的背景、特色、进度,并专门重点解读了发现、分析、处置流程等。
记者另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作为具有阜新特色的一项“双减”工作创新举措,针对校外培训的“互联网+监 管”模式正在全市范围加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