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蒙县大板镇有个占地10多亩的葡萄采摘园,别看面积不大,但人气却很旺,负责人赵红军说,葡萄园经营得如此好就靠8个字:相信科学、善于学习。
秋高气爽,正是收获和出游的好季节。坐落在海棠山山脚下的三塔沟红艳葡萄采摘园每天都会迎来众多游客。游客周振宇对记者说,他每年都来,这里的葡萄口感确实不错,特别甜,跟市面上的葡萄有所不同,而且环境好,空气清新,心情特别放松。
“这一段时间客流量挺好,周六周日人比较多,得来个百十来人,卖1000多斤不成问题,平时人少点,也能卖几百斤。咱们整个葡萄园大约有十几亩吧,有葡萄4000左右棵,能产4万来斤,成本、人工啥的都去了,一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效益挺可观的!”赵红军说。
周围村子种葡萄的不少,但红艳采摘园的人气却格外高,提起为啥自家的葡萄卖得好,赵红军说,这都是科技的力量。首先他在品种的选择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走出去探访了多家葡萄园,还为自家果园请来了省里的专家,根据三塔沟当地的气候条件,最终确定了两个品种:大粒品种——“辽峰”,小粒品种——“小蜜蜂”。“咱家葡萄是‘辽峰’,他是‘巨峰’的替代产品,个头比‘巨峰’大,口感比‘巨峰’好多了,保证甜度,粒粒实成。”
不光品种过硬,在葡萄品质的把控上,赵红军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为了达到葡萄的最佳品质和无公害标准,他给每串葡萄穿上了“冲锋衣”,同时还根据葡萄每个时期所需营养及土壤情况到果树研究所定制水溶肥,做到定期人工除草、生物防虫。“从种这个葡萄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以农家肥为主,打造纯绿色无污染的果品,让大伙吃着放心。”赵红军说。
科学的种植方法让赵红军家的葡萄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总结多年来栽植葡萄的经验,赵红军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必须要懂科学、用科学,接下来,他将带领更多农户走上标准化、品质化发展之路,种出更好吃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