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艳在两天前刚刚产下了自己的宝宝,宝宝各项指标都正常,非常健康。张女士说,自己从怀孕前开始到宝宝出生前,各项相关的检查就“一个都没落下”。阜新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部相关专家指出,在孕中晚期进行排畸检查,可有70%—80%的出生缺陷被检测出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及早采取措施,预防缺陷儿出生。
阜新市出生缺陷前三位:多指(趾)、先心病、并指畸形
今年9月12日是第17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孕育护佑新生”。阜新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现状如何,全市怎样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包括先天畸形、先天性代谢病、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宫内感染所致的异常,以及先天发育残疾如盲、聋、智力障碍等,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
我国每年有90万出生缺陷婴儿,占人口总数的5.6%,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婴儿出生。出生缺陷已日益凸显为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逐渐成为导致新生儿与婴儿死亡、儿童伤残及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市每年都进行收集乡镇级以上助产机构分娩的全部围产儿及其确诊的出生缺陷病例,并进行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市男性婴儿出生缺陷率高于女性,农村出生缺陷人口高于城市,此现状同国家、省情况相似。出生缺陷类型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并指畸形。
阜新市“三级预防”出生缺陷
为什么会发生出生缺陷?据相关专家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由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出生缺陷反而呈上升趋势。
那么,出生缺陷该如何预防呢?“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越早越好。”目前,我市重点推广婚前孕前咨询和检查、产前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预防措施,可预防大多数缺陷儿的出生或减轻症状。
阜新市妇幼保健中心为全市育龄夫妇提供免费婚前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免费叶酸增补、孕产妇健康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预防措施。
其中,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自2012年开展以来,截至2021年8月底,已累计为全市56502人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建立家庭档案28251份。发现许多不利于优生的风险因素,筛查出高风险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女方年龄大于35岁、甲状腺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携带。通过医生指导检查对象如何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我市妇女妊娠后,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享受免费服务,如:孕13周前建立《母子健康手册》,5次免费产检,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检查。
孕产妇还可以免费享受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服务。孕妇在第一次产检时,可以到相关机构免费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检测。如果发现异常,孕产妇和新生儿还可以接受免费干预和关爱服务,以避免宝宝感染母婴传播性疾病。
随着婚孕前检查、叶酸增补、产前诊断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围产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也呈现下降趋势。
目前,我市全面推行的孕28周前超声系统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使一些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际发生率,这标志着产前诊断对降低严重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发生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2020年4月1日起,我市助产机构的所有新生儿,享受免费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听力障碍疾病筛查,应筛尽筛。
阜新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负责实施辖区内新生儿三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各级各类助产机构负责为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提供听力筛查服务。
多部门“联手”为新生儿筑起无“陷”防火墙
2021年初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孕前优生工作开展,确保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顺利实施,市卫生健康委协同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与市总工会、市民政局等部门加强协调、通力协作——
借助市民政局所属县、区婚姻登记处,做好结婚登记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宣传工作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卡》等宣传资料发放;通过市总工会的全市企事业单位工会微信群,广泛宣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提高广大职工孕前优生检查知晓率,提倡主动参检;在市中心医院、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1家单位共同倡导“科学备孕,积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向本单位职工大力宣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