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一派丰收美景。满怀喜悦的人们,敲起锣鼓,扭起秧歌,品尝丰收的喜悦,抒发对党的感恩之情。9月23日,2021阜新庆祝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首届阜新花生节开幕。
本次花生节的活动主要有:阜新花生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阜新花生绿色发展高峰论坛、阜新市秋季农产品展销会等。各县区也将开展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于10月18日结束。
花生节是双招双引的舞台。23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阜新花生绿色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等专家学者,围绕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方向、深加工转化路径等前沿课题深入研讨,为花生产业把脉定向。花生节吸引200余家域外企业,签约项目18个,签约额82亿元,取得了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显著成效。
花生节是合作交流的平台。阜新市与省农科院签订市院《农业科技共建协议》,并举行阜新市农业科学院和大湾区-黑土地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阜新花生产业联盟发布“绿色花生标准”,北京三一智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和京东物流分别启动阜新花生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和阜新小粒花生产业集群综合示范园。
阜新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0万亩,,位居东北地区之首,全国三甲,是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2012年,“阜新花生”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以阜新为核心产区的辽宁小粒花生成功入围国家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阜新年加工花生米、花生油及系列产品40万吨以上,总产值超过30亿元,以鲁花为代表的阜新花生制品畅销海内外市场。
作为全国花生产业重镇,阜新以高水平节庆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阜新花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打造小粒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小粒花生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努力打造辽西北地区小粒花生优势产业带,把“小花生”做成“大产业”。
阜新花生产业联盟秘书长于国庆认为,阜新地处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旱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筛选、推广、扩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适应干旱气候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实惠、易于推广的行之有效路径。多年的生产、科研实践证明,花生耐干旱、耐瘠薄,是理想的抗旱作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