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累累白骨 血泪见证——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0
分享至

(文/丁非白 于也童)

在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南山,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碑,碑上刻写着“忆沧桑史,记血泪仇,罪证昭然。慷慨殇歌化警钟,盛世唤和平”的铭文,纪念碑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

这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是东北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死难矿工群葬遗址。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那时起,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东北大地。遗址内掩埋着日本占领时期7万多具被残害致死的中国劳工遗骨。

2015年8月15日,武警官兵在参观死难矿工遗骨馆。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侵略者“要煤不要人”

位于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西侧的死难矿工遗骨馆分为南北两个群葬大坑,露出遗骨110具。从南坑到北坑,有一条长长的展廊,参观者透过墙面上的洞口可以俯瞰遗骨坑,森森白骨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这里的煤田开采有百余年历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剧了对阜新煤矿的疯狂掠夺和残酷的殖民统治。

辽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副所长孟月明说,1936年日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阜新矿业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煤炭。日本侵略者在生产上奉行“以中国劳工生命攫取资源”的政策,坚持“要煤不要人”的原则。

馆内展出的《阜新炭田开发志》是日军对阜新矿业乃至对东北经济掠夺的有力证明。该书由阜新矿业所组织编撰,记载了1940年日军开采阜新煤矿每天可达万吨,为了达到这一产能,很多累死的劳工被扔进“万人坑”。从资料来看,当时东北各地矿长均撰文总结能源开采经验,日本一些高级将领也亲自“视察”,可见日军对能源掠夺的重视。

发现矿工遗骨7万多具

“人间地狱十八层,十八层底下是矿工。”当时,矿里流传这样的民谣。

馆内展陈着一幅幅被日本人迫害的劳工照片:他们住着低矮潮湿的工棚,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从事着超常危险、超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

“只要多出煤,死人不死人全然不顾。”孟月明说,没有安全措施,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频繁发生,吞噬了无数中国矿工的生命。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包括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以及2014年新建的万人坑遗址陈列馆三个展馆。其中的万人坑遗址原是日本侵略者于1940年设立的墓地。迄今为止,这里已发现受残害矿工遗骨7万余具。在日寇的非人折磨下,有的矿工在坑下被冒顶砸死、瓦斯熏死,有的冻死、饿死、病死,有的被活活打死,更有甚者被活埋。

孟月明说,1936年至1945年,被强征到阜新地区的劳工达50余万人,其中10万余名劳工因饥饿、伤病、瘟疫、事故、迫害等原因死亡。

曾有劳工和其子女回忆,他们住的工棚是用秫秸席搭的,不遮风不挡寒,50多名劳工就挤在铺着草的地上睡觉。吃的是橡子面窝头,又苦又涩,不少劳工因为吃橡子面胀肚而死,更有人亲眼见到有的劳工被日本人扔到沟里活埋。

据调查,辽宁境内较大的经考证的“万人坑”共有30多处。长期研究日本侵华时期“万人坑”的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李秉刚研究认为,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日本在生产上实行“人肉开采”政策,凡是日本侵占时间较长的地方,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万人坑”。

“特殊工人”抗暴捍卫尊严

纪念馆内的抗暴青工遗骨馆埋葬着137具“特殊工人”的遗骨,展现着中国劳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他们用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抗暴青工遗骨馆里埋葬的是发动震惊伪满当局的“下菜园子暴动”而被日本侵略者残害致死的“特殊工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人力资源,将抗日武装人员、战俘和在“清乡”“扫荡”过程中抓捕的青壮年,作为劳动力分批押送到阜新煤矿,成为矿工中的“特殊工人”。

“特殊工人”的工房外有高墙电网,大门由持枪矿警把守,任何有反抗行为的人都要遭受刑讯室的十几种酷刑,有的直接被扔进“狼狗圈”活活咬死。

“特殊工人”虽身陷囹圄,仍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1942年9月2日深夜,新邱采炭所下菜园子292名“特殊工人”发动暴动,他们凭铁锹、棍棒、石器与日军殊死搏斗。这次暴动中,共有67人翻过电网逃出,5人当场牺牲,45人身负重伤,200余人被捕。

日本侵略者对被俘的“特殊工人”实行各种酷刑。后来,56名被俘的“特殊工人”被营救出狱,重返抗日前线,更多人则惨死狱中。日本侵略者为了掩人耳目,挖下深坑,将137具遗骨集中掩埋。

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大肆掠夺资源、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2014年,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保护,新馆于2015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抺掉。”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胤说,阜新“万人坑”作为日本侵略和工业掠夺的直接物证罪证,是一块历史的伤疤,也是警醒人们“勿忘国耻”的一本教材。

来源:参考消息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口罩可以摘了吗?钟南山最新发声!

口罩可以摘了吗?钟南山最新发声!

风口财经
2023-04-01 07:29:21
李平康:10年内足坛大人物全失联!名记:C姓和D姓领导下周出结果

李平康:10年内足坛大人物全失联!名记:C姓和D姓领导下周出结果

体坛无名
2023-04-01 08:32:46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常高俊April
2023-03-28 08:49:55
孙国友下跪求水遭反转,当地居民列其“四宗罪”,犀利又现实!

孙国友下跪求水遭反转,当地居民列其“四宗罪”,犀利又现实!

刘新谈社会
2023-03-31 14:00:59
马英九参观南京总统府,可能想不到,最先攻入这里的是原国军军长

马英九参观南京总统府,可能想不到,最先攻入这里的是原国军军长

温度历史
2023-03-31 18:15:05
独家 |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将按最低标准发放

独家 |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将按最低标准发放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3-31 16:43:21
年轻时周迅在海边留影,坐在14张摞起的椅子上,好奇怎么坐上去的

年轻时周迅在海边留影,坐在14张摞起的椅子上,好奇怎么坐上去的

妖麟杂谈
2023-04-01 10:07:49
阔别母校8年!易中天,任985院长

阔别母校8年!易中天,任985院长

青塔网
2023-03-31 19:17:08
刘云:非改不可!用600亿美元扩招十万非洲留学生必将竹篮打水

刘云:非改不可!用600亿美元扩招十万非洲留学生必将竹篮打水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31 13:12:13
日本人对“性”开放到了什么程度?

日本人对“性”开放到了什么程度?

许文啦
2023-03-31 03:47:33
蒋孝勇提出“两蒋”移灵大陆,后公然大怒说了两句话,令世人唏嘘

蒋孝勇提出“两蒋”移灵大陆,后公然大怒说了两句话,令世人唏嘘

文史黄金屋
2023-02-01 15:00:19
搞笑图片

搞笑图片

蛤哈哈
2023-03-31 11:21:47
德学者:当中国人还在建高铁时,殊不知我们已经建起了自行车高速

德学者:当中国人还在建高铁时,殊不知我们已经建起了自行车高速

生活笑脸珺
2023-03-25 14:21:54
这就是马家祖坟,马英九一定会去的地方

这就是马家祖坟,马英九一定会去的地方

老覃讲历史
2023-03-29 23:05:35
江苏“第一美女辅警”的毁灭史,她的奢靡荒唐,比我们想得更恶劣

江苏“第一美女辅警”的毁灭史,她的奢靡荒唐,比我们想得更恶劣

离笙奇谈
2023-03-31 09:39:03
回顾:“我好心扶你,你还要讹我4500?”河南女大学生起诉老太,判了

回顾:“我好心扶你,你还要讹我4500?”河南女大学生起诉老太,判了

深夜story
2023-03-31 17:38:36
河南贫穷夫妻床底搜出8千万,却一分未花,真相令人震惊!

河南贫穷夫妻床底搜出8千万,却一分未花,真相令人震惊!

大佬日志
2023-03-30 17:40:37
仁爱礁震撼一幕:中国两艘4000吨巨舰“把门”,菲律宾这次真急了

仁爱礁震撼一幕:中国两艘4000吨巨舰“把门”,菲律宾这次真急了

环球参考
2023-03-28 15:23:48
李铁:国外有两个妻子,正房拒退2.7亿赃款,而二房竟在英国生孩子?

李铁:国外有两个妻子,正房拒退2.7亿赃款,而二房竟在英国生孩子?

巷子娱事
2023-03-27 14:04:54
3月31日下午,中国传来4个最新消息,每个都是最新鲜的

3月31日下午,中国传来4个最新消息,每个都是最新鲜的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31 22:48:31
2023-04-01 13:20:49

头条要闻

媒体:李显龙访华时机巧妙 "大国平衡术"或遭致命危机

头条要闻

媒体:李显龙访华时机巧妙 "大国平衡术"或遭致命危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广州城消亡:一场有预谋的"送葬"

娱乐要闻

张国荣去世20周年,唐鹤德晒照缅怀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iOS / iPadOS 16.5 首个公开测试版本

新晋小白花和男顶流疑似恋爱?细节线索好多!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