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日,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赵俊儒等2人来我市调研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阜新市民政局局长关军、副局长那业富、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扈金良、社会救助科副科长张静、阜蒙县民政局局长邓忠伟、各县区民政局分管局长和低保办主任陪同调研。

9月1日下午,在市民政局召开社会救助工作调研座谈会。业富副局长汇报了我市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各县区民政局分别汇报了,就提标工作落实情况等具体工作。9月2日上午,调研组深入阜蒙县伊吗图镇实地调研我市阜蒙县低保对象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工作情况。阜蒙县民政局副局长白永利汇报了县民政局开展低保对象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工作的具体情况。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审批权限由县政府授权下放至35个乡镇、1城区街道、1个田家管委会(原泡子农场办事处)。下放确认权从今年5月份开始,经过四个月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和效能,实现了审批和监督职能有效分离,优化了保障审核、确认流程,提高了困难对象的识别精度和保障能效,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随后,伊吗图镇镇长李政权针对本镇低保对象审核、确认、管理的具体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分别从取得“真、快、活”的实效到“学、管、督”的工作原则进行了汇报。“真”是真实掌握困难群众生活状态,通过调查核实,全面掌握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变化情况;“快”是及时快速救助,及时掌握辖区(居)民生活情况,做好社会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活”是及时跟进低保对象动态,数据档案管理和系统及时、准确录入;“学”是学好、用好救助政策,提高业务本领;“管”是加强档案管理,对低保对象档案动态管理调整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督”是加大监督指导纠错力度,定期开展督查,及时纠正认定对象不精准、程序不到位、办理超时限等偏差,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现象”,并要求限期整改。

通过调研,赵处长对我市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重点表扬了阜蒙县低保对象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工作落实很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对下一阶段试点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尽快搭建低收入动态监测平台,做好低收入家庭的摸排监测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把试点工作中核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进一步缩短审核确认时间;三是夯实好基层民政干部队伍,解决好基层民政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