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球、传球、投篮……
清河门区新北小学洒满阳光的篮球场上,体育老师专注指导,小男生们忘我训练,矫健身姿与娴熟球技点亮了暑假里的校园。
在今年的全市中小学生篮球赛上,该校荣膺小学男子组、女子组“双冠王”,篮球悄然融入这所学校的基因。“我们都梦想打好篮球,为家乡‘篮球城’争光!”眼前的小球员们兴奋地说,学校开展假期托管不仅让他们找到了家长放心的暑假乐园,还能帮助他们加油奔向共同向往的梦想彼岸,感恩学校创造这种机会。
自“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县区创新思维、稳步探索,既用力做减法,又用心做加法,奋力推动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更好惠及民生。
假期托管:孩子有去处 家长不焦虑
今年暑假,新北小学的校园一改往年的寂静,参加假期托管的学生每天照常将它唤醒。
近日,记者来到这所小学探访,操场上有体育老师正在带领十几名身穿球衣的男生持球训练,教室里有学生认真练习书法、绘画技法。校园一角瓜果飘香的劳动教育基地宛如小农场,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投身劳动教育,体验耕作乐趣。
“首次推出的假期托管服务以篮球、音乐、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兴趣课为主,学生自由选项走班。”该校相关负责人说,“双减”新政下的假期托管服务类似于早前推开的课后服务,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由回归校园,在更安全环境、更丰富资源当中拥抱多元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也为家长解除假期带娃焦虑。
同样推出假期托管服务的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创设以基本看护为主的“普惠型”阅读托管班和以发展特长为主的“特惠型”托管社团两种服务模式,后者包含马头琴、创客教育等7项,解决了学生兴趣学习“吃不饱”问题。
着力在“双减”工作中释放温度的新邱区,探索创建“家校社”协调机制,打造社区教育托管服务模式。暑假期间,已在文汇社区、荷花社区设置学生托管服务场所,由退休教师辅导假期作业、民间艺人传授剪纸技艺等。
学校蝶变:打造新校园 招纳好教师
就在今年,太平区委、区政府坚定秉持教育为先理念,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政府债券8000万元,用于建设和改善辖区内11所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其中,新建3座高标准教学楼及1座风雨操场,同时改造标准化操场8座。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太平区委、区政府竭尽所能。太平区的中小学生们有福了!
“在‘双减’新政下,从提高教育质量到推行课后服务等等,都对学校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太平区大力实施校园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根本原因。”太平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下一代享有更好教育,太平区还在学校软件提升方面下足功夫。近两年,该区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目前已招聘1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软硬件并重,为引领并承载学生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细河区采取一举两得、一策双赢的解题方式,为阜新“双减”工作再添妙笔。通过择优招聘教师42名,细河区委、区政府不仅解决了辖区内公办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也回应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转岗就业诉求。
疏堵结合:监管在升级 宣传下气力
海州区注重发挥全区57个社区网格作用,对辖区小区内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展开拉网式排查,让“黑班”无处遁形。
在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的过程中,依托网格化管理这一我市社会治理成果实施校外培训机构排查、监管是我市各县区的普遍做法。与此同时,太平区创造性启动违规机构、违规培训由网格化向像素化的监管模式升级,在整合疫情防控“五级”网格员,同抓同管“双减”工作的基础上,投资560万元建设智慧化城区管理平台,在主要街路设19处AI智能数据分析摄像头,在小区设300个监控摄像头,并增设310名网格员,配发智能手机,随时拍摄上传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及时分析处置,为“双减”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智能技术保障。
“双减”治本,做好舆情引导、转变公众认识是关键。新邱区结合创城工作,在主城区设置“双减”宣传栏10个、宣传标语200条,引导公众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加强作业管理、推行科学评价、铺开课后服务……“双减”新政下的第一个新学期到来之际,彰武县等县区将以一堂课、一封信等形式,将新举措精准送到学生及家长身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发展目标,助力家长形成科学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