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日傍晚,人们走出家门,来到位于人民桥周边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基地”,或演奏乐器,或练习合唱,或拿起画笔描绘美景......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细河两岸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还为阜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推出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基地”项目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市民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营造美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开展两年来,深受市民欢迎。
目前,阜新已建设首批6个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致力打造的“人民桥——建设桥”为重点的基地项目,辐射周边的细河群众文化活动带,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把基地建设成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载体及平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并将此项目在全市推广,提升全市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群众文化惠及阜新百姓。
尽管今年细河改造大型工程启动,但“群众文化上河堤,细河两岸听音乐”品牌活动采取了更多特殊办法,使其热闹程度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添了很多新特点。“受疫情反弹影响,我们今年将文化广场的线下活动搬到了线上来举办。方法很多,效果也不错。另外,去年建立的6个特色基地,都是在推广中摸索进行的,利用人民桥两侧和玉龙湖等地的固定场所,举办一些美术、书法、舞蹈、声乐、器乐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培训。今年在去年经验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细河两岸的音乐之声活动增加了,去年建立的几个基地,不用我们组织就有很多团队自发有序进行活动。因为今年参与的团队越来越多,我们又增加两个基地,一个是市民自发组织的合唱基地,由我们群众艺术馆辅导干部进行辅导,还有一个就是萨克斯加合唱基地,因为喜爱的人越来越多,这支队伍壮大的特别快,非常有规模。”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齐玮介绍说。
每天,在欢快娱乐的基地,市民在群文人的带领下,越来越会玩儿,层次也越来越高,原来单打独斗的场面变成了群体娱乐,队伍壮大,形成规模。齐玮说:“活动开展的越来越好,离不开企业的帮助,比如说细河两岸的文化品牌活动、文化广场,得到三沟酒业、锦州银行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没有企业从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活动是很难开展的。企业搭台,文化唱戏,近些年来已成为城市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
“来吧,来吧,我在细河等你,这里歌声荡漾舞蹈飞扬,这是你的欢乐场......”这是群文人专门为“群众文化上河堤,细河两岸听音乐”品牌活动创作的主题歌。如今,歌声响起,百姓颜开,不断丰富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正在一步步擦亮城市文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