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残疾预防 促进全民健康——写在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到来之际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总得去面对一些尴尬的事情,例如残疾人的出现
残疾,不仅给残疾人自身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也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统计数字显示,我市共有10.6万名各类残疾人。
从医学的角度说,残疾是指与健全的社会一般特征相比,部分功能的障碍、缺陷或者丧失。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人类的残疾:一是疾病,先天遗传或者后天重病;二是意外,如车祸、地震、战争等。
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残疾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试验品和牺牲品。扶助残疾人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一个更加严肃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残疾预防。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阜新市残联不仅致力于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努力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等造福残疾人的各项工作。
“十三五”期间,市残联认真落实国家《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条例》《阜新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促进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把残疾预防列入本部门职责,推动残疾预防工作的落实。
以“爱耳日”“孤独症日”“助残日”“爱眼日”“唐氏综合征日”等为契机,我市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通过在大型广场开展宣传,实施义诊,送健康入学校、入社区、入家庭等,把残疾预防知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在全社会进行宣传,预防残疾发生,让残疾人充分享受惠残政策的帮助。
近年来,阜新持续掀起残疾预防宣传热潮,达到良好效果。每一年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场受教育人数都在1000人以上。历次宣传活动都有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参与,受教育范围扩展到全市。
2018年8月下旬,由市残联、市妇联、市卫健委联合主办,市智协与市爱心启智园承办的残疾预防日大型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共同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重视残疾预防工作;
2019年,市残联在万达广场举办了相关大型宣传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8月,市残联围绕“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主题,就儿童早期干预防范残疾进行主题宣传;
今年8月25日是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宣传教育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0-7岁,特别是3岁以前,人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是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最佳介入时期
2018年以来,市残联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服务符合救助条件的残障儿童,全力实现应救尽救目标。
0-7岁是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最佳介入时期。为贯彻落实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要求,作为市残联儿童康复定点单位,市爱心启智园每年都积极配合市残联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活动。教师充分利用他们掌握的康复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优势,向家长、向社会进行残疾预防宣传教育,重点讲述自闭症、智障、听障等病患的预防等,并从残疾预防的高度,强化康复训练工作,对受训儿童进行残疾程度的有效控制。
市爱心启智园现有受训儿童84名,主要分为自闭症、智力障碍、听障等三个类别,儿童康复总有效率达95%。园里为受训儿童制定严谨又详细的个训计划,以良好师生关系作为沟通桥梁,实施精准康复策略。能力较弱的俊池小朋友从开始训练时不能安坐,没有眼神对视,对玩具不感兴趣,到现在可以主动提要求说话,还可以模仿10多个动作,正确配对50多张卡片,进步明显。他还可以对“鸡蛋”“猪”“碗”“袜子”“鸭子”等进行命名,能喊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对于小俊池这样基础的儿童来说,这是质的飞跃。
后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残疾分为心理残疾和生理残疾。残疾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一种差异,它与人类个体之间的高矮、男女、身体强弱、力量大小等差异有着分类学上的同样意义。因此,残疾人的某一部分缺陷并不妨碍其另一部分的优秀,恰如力量小的人并不妨碍其成为智商高的人,所以残疾人同样可以成为优秀人才。从这个角度上说,尊重残疾人、平视残疾人和预防残疾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