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2:38:35 来源: 阜新微报
举报
记者8月12日获悉,根据今年截至目前市12315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来看,老年消费问题成为热点,为此,针对老年消费中出现的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消费需防陷阱,日常消费要留心。
购买保健食品和用品看清外包装。首先要结合个人需求和相关消费知识,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商家购买保健食品和用品,不到无证照的营业场所购物,不听信保健品经营者给出的“免费体检”结果,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此外,在购买保健食品和用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外包装上有无蓝色标志,保健食品正面的包装是否有批准文号,背面是否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提示。如无法辨别,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查询。购买时务必索取并妥善保存发票、宣传单等凭证,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宣传单、发票等作为维权证据。 购买商品看清相关标示。老年消费者要查看经营者信誉记录和营业执照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确保所购买的商品有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标示内容。 参与网购选择正规电商。在平台参与网络购物活动,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要截图聊天记录,要货比三家索取发票,要谨防低价陷阱,要选择正规的快递方式。发生消费争议要及时向电商平台反映,并做好记录。 家电维修需防“李鬼”。不要轻信互联网、楼道小广告的家电服务信息,要做好查询品牌家电企业的售后地点及联系方式,看清上门维修工作人员证件,问明故障原因、维修方案和维修价格,记录维修和换件的项目和价格,填写维修凭证,并妥善保管。 旅游消费要谨慎。旅游公司“资质”须留意,标价低廉旅游产品勿参与,警惕网售旅游产品和上门服务,“一查、二看、三问、四记”,旅游合同细斟酌,旅游途中购物勿忘索取发票。 预付消费小心被“吸金”。要查验相关证照是否齐全,避免一些机构和个人打着信誉好的商家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理性消费按需办卡,切莫贪便宜预付卡充值过多,更不可因商家给出优惠而忽略风险;不轻信商家口头宣传和承诺,防止一旦办理预付卡服务就缩水,最好将口头承诺以协议形式保留;及时核对卡内余额,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商家违约,消费者可根据相关证据进行索赔,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养生讲座不购物。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欺骗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本文来源:阜新微报
责任编辑:
姜洋洋_FX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