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骄阳似火,一些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装上了遮阳篷。
这种做法确实给车主带来了清凉感受,却也同时增加了危险系数。
最近,市民王女士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炎炎夏日骑车外出,经常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看到一些电动车安装了一个篷子,她也很想安一个,“把阳光遮住,就不会感到那么热了。”但她担心这种做法影响安全,仍在犹豫。
在体南小区附近走访看到,总计停放的十余辆电动车中,就有3辆加装了可以起到防晒作用的遮阳篷。在路面上行驶的电动车中,也不时能见到有安装此类装置的驶过。一名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篷的中年男子说,夏天天气特别热,骑电动车在外面转一圈,热得一身汗。在电动车上加装一个遮阳篷,能好一点。“也知道安装遮阳篷后会影响自己的视线,所以骑的速度一般都比较慢。”但也有些受访市民对此并不认同,“电动车本身就比较宽,顶上再安一个向外扩展的遮阳篷,很容易刮到其他行人或是车辆,骑车人自己也不安全。”
电动车所安装遮阳篷的大小、材质均不甚相同,有的相对简易,像一块布上安装了可供瞭望的透明塑料,仅能遮住骑车人座位;有的则以金属杆支撑、固定,可将整车上方覆盖。记者走访市区电动车维修店了解到,电动车遮阳篷安装并不复杂,进货渠道多样,价格从五六十元到100余元不等。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电动车加装遮阳篷这种改变车辆原有结构的行为存在多种弊端,比如影响车子转弯灵活性,影响驾驶者视线,不利于驾驶者快速避险等。时间久了连接处还容易晃动,导致车辆重心不稳。此外,由于不少遮阳篷的体积相对较大,在行人、车辆较多的街路行驶时,很容易剐蹭到行人或是其他车辆。
事实上,外地曾有前车之鉴。2016年9月,安徽省黄山市的陈某驾驶加装遮阳篷的电动车上路行驶过程中,碰倒一名行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审理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陈某总计赔付对方近亲属各项经济损失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