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大局”的交互激荡,阜蒙县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担当在哪里?
“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在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需要我们认真对照中央发展规划,紧扣省、市发展方向,立足实际,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下看清机遇和挑战发生的新变化,善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8月3日,阜蒙县委书记刘彦鸿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十三五”期间,阜蒙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一系列民生改善举措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阜蒙县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笃定。
刘彦鸿说,阜蒙县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看到新的政策机遇,省委“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市委“五城两市三基地”功能定位、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正在大力实施,政策红利、机遇潜能前所未有。也要看到不足和短板,全县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还不够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还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看清了差距,就必须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确立科学发展方略。‘十四五’期间,阜蒙县将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按照‘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的建设目标,聚焦满足群众需要,实现工业强、农业优、三产兴、生态立、城乡美、民生好、社会安、党建硬,坚持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和改革创新的突破性,在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品牌、创名牌、夺金牌,奋进‘十四五’新征程,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先行者。同时,探索集约发展之路,通过抬高技术准入、投入产出、环保等门槛,把经济发展重点由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举、以质优先,避免发展留遗憾、走弯路。”谈到“十四五”工作总体要求时,刘彦鸿话语铿锵。
再校航线、产业为王,强壮新发展筋骨。阜蒙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着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转型”,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提速“三大改造”,致力破解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瓶颈,加快精细化工、智能制造、新能源、环保、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抢抓国家政策红利、产业转移等机遇,聚焦招商选资,加快项目建设。围绕“十四五”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为支撑,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园、铸造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筑牢基石。
明晰路径、城乡融合,夯实新发展承载。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城市片区综合开发,推进传统商贸企业升级,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聚集区,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提高城区美化、亮化、绿化水平,扎实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坚持绿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三个产业集群、七个产业园区、十个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以建设蒙古贞新城、文化旅游产业、温泉康养产业、玛瑙产业等4个产业中心,不断壮大城镇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启航,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形成以城区为龙头、乡镇为节点、村组为腹地,抓纲带目、纲举目张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积蓄动能、党建引领,激发新发展活力。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抓党建促发展,努力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经济发展量质同步提升、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治理效能不断提高等主要发展目标,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目标,安全发展是底线。刘彦鸿认为,阜蒙县要发展,必须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生态镇(村)创建活动,加快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进程,全面开展安全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坚决不要污染的GDP、带血的GDP,实现阜蒙县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起点蕴含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刘彦鸿表示,为实现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阜蒙县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传承发展“三沟精神”,不断强化“蒙古贞要有大作为”的勇气和担当,选准切入点、夯实支撑点、激发活力点、擦亮出彩点、掌控风险点,奋力拼搏,争先进位,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为阜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