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近期溺水事件】
7月7日,山西永济6名学生在舜帝坝黄河边玩耍失联。截至7月9日已搜寻出5名失联学生,均无生命体征……
7月8日,山东济南两名16岁左右的少年在大桥下野泳时不幸溺水……
7月10日,湖南湘潭多名青少年野泳失联,5人送医后不幸去世……
7月13日,河南驻马店人民公园有6名小孩溺水,送至医院时已确定临床死亡……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吞噬,令人痛心不已。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为23.5万。在我国,溺水被称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如何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如何判断有人溺水?一旦不幸溺水,又该如何正确自救?一起了解!
防溺水贴士·学生篇

防溺水贴士·家长篇
家长对孩子
需做到“四个知道”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家长在用水时,让幼儿远离。
给幼儿洗澡后,立即清空水缸或澡盆中的水。
家中的马桶要盖好,家中、家周围的水缸或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
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幼儿发生意外。
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以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确保带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在下水前,确保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安全的技能,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如果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大人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大人要做到时刻有效看护。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如果带着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大人要做到时刻有效看护。
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须指派专人看管孩子。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扣好所有的扣带。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泳池游泳和在开放水域游泳的差异,如会有不均匀的海浪等。
如果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
如何辨别溺水
不熟悉水性的落水者要尽可能做到不过度慌张,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
如果周围无人,要尽量放松全身,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使头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划水,一定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会游泳者如果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要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脚背侧弯曲,使痉挛缓解后,慢慢游向岸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