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岁的侯贵,是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20年来,他个人持续植绿治沙,造林26万余株,让2400多亩沙丘变成绿洲。
曾经,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的四合城镇,沙化土地占全镇面积的70%以上。“春天地里刚刚种下的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沙吹跑了。即使长出小苗,一阵风后也会被沙子掩埋。再不拦,别说粮田,连住的地方都没了。”侯贵说,他从小目睹了沙尘的暴戾,便暗暗许下心愿,长大要当一名治沙人。
初中毕业后,侯贵被四合城公社党委抽调到广正村农业大寨工作队。他1975年入党后,在村里担任过几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999年春季的一天,看到村民刚栽下去的一片秧苗一夜之间就被狂沙吞噬,造林治沙的强烈念头再次在他脑海中涌现出来。
要造林,先找地。历经波折,2001年,侯贵与四合城国有林场达成3年造林的试验协议——与林场合作造林,林场出地,侯贵出资出力,造出的林子成材后三七分成。2004年,四合城国有林场检查侯贵的林子达标后,正式与他签订合同。这合同一签就是2000多亩,从此,侯贵深居山林、专心植树,开始了久居野外的生活。
个人治沙谈何容易?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侯贵就凭着没日没夜的付出,不断积累小面积植树的经验。但这大面积植树还有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资金哪里来?树苗何处找?人从哪里雇?即使问题再多,也动摇不了侯贵造林的决心。他买书学习,向林场的技术人员请教。没有钱,他就贷款,再不够就把家里能够变卖的东西都换成钱,实在不行就四处赔笑脸,向亲戚朋友借。市场上的树苗贵,为了节省开支,侯贵就到县里的各个苗圃“偷艺”,回家后自己起早贪黑育苗,简易棚里除了炕头,到处都是他的“宝贝疙瘩”幼苗。妻子总是劝解他:“咱们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在家种点地,伺候伺候园子多好,非得遭这个罪?”但是看到侯贵消瘦的身影、黝黑的皮肤、皴裂的伤口,还有那坚毅的眼神,妻子也就不再念叨了。
沙地造林困难重重,即便把树苗栽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上午刚栽下去,到了晚上也被风沙吞噬个精光。
侯贵没有放弃,“风沙吹走了小苗,咱就再栽,直到活苗为止。我就不信光有沙吞树这个邪,没有树吞沙这个理儿!既然我决定做了,就一定要做成功!”
苦心人,天不负。当白茫茫的沙丘终于出现了绿色奇迹时,侯贵像将军一般在林地里巡视和检阅,那情景有交战凯旋后的喜悦,更有战胜对手后的自豪。从此,林地延伸成林海,肆虐无情的风沙终于在这位东北汉子的面前停下了进犯的脚步。
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随着林地面积的持续增加,林地管护逐渐成了老大难问题。
侯贵植树的林地周边分布着几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不少养殖户,他们经常将牛羊赶进林地。这一赶不要紧,一大片树林就毁了。要知道,种一棵树,育苗需3年,养护还得3年,而这6年却不敌牛羊吃上几分钟,侯贵心痛。不得已,侯贵只好对幼林严看死守,一有空闲就去巡山。但他也知道,严看死守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便利用农闲或晚上休息时间,走家串户去讲解保护沙区植被的重要性,和他们拉家常。
得知许多村民是因为草料不够才去林地放牧时,侯贵又向畜牧技术部门请教了青贮饲料和羊群圈养技术,指导附近村民进行圈养。这些年来,他走遍了林地周围五六个村屯的100多个养殖户家庭。周围村民从开始的熟视无睹发展到后来的热情相待,到林地内放牧的村民一年比一年少。此事也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指派四合城林场护林大队帮着管护,加之后来国家颁布了禁牧政策,侯贵护林的难度才逐渐减小,林地内的植被也恢复得一年比一年好。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如今早已有三人高了,昔日白茫茫的沙丘已经变成了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野果、冬有鸟兽的林海。20年的艰苦奋斗,侯贵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大漠绿洲。
20年间,侯贵吃的是小米粥、地瓜,穿的是旧衣服、旧鞋袜,住的是全镇最破的房,但在植树造林上,他却投资了40万元。他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没有回家和家人过上一个完整的春节。
近些年来,气候干旱。侯贵的林地由于水位低,水分蒸发快,一些杨树渐渐枯萎病死。
侯贵心急如焚,到处寻医问药,最后从彰武县林业部门请来技术人员,通过检查会诊,认定杨树易得立枯病,且杨树不适合固沙。于是,侯贵及时更换树种。今年植树季节,侯贵亲手砍伐栽种20年的杨树。他抚摸着树干有着千般的不舍,心里五味杂陈。这些树就像他的孩子,每一株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心疼归心疼,升级改造必不可少。不但树种要更新,栽种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搞创新。”侯贵告诉记者,他所说的创新方式,就是利用挖掘机拓宽拓深栽种沟渠,天然固土后再栽种,这样土地的含水量可以提高3倍。“今年春天,我搞了200亩的试验田,如果效果好,明年就大面积推广。”
“从北京回来的路上,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要造林,让林地的树木达到30万株,要造出一流的百年防风固沙精品林。”侯贵激动地说,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并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更让他激动万分的是, 7月1日上午,他作为受邀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那天我凌晨3点就起床准备,清早7点左右赶到天安门广场……特别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真不知道用啥词儿来表达我的心情,就是振奋!就是激动!”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翻看从北京带回来的《人民日报》,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来自农村最基层的老党员,我要拿什么来报效党和人民、报效祖国?别看我今年70岁了,我还要用5至10年时间,把陪伴了20年的这片林子改造好、升级好、守护好!”侯贵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