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长客总站,整整齐齐的100期《支部生活报》是阜新长客总站139名员工、61名党员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的厚礼。
阜新长客总站的发展史,正契合阜新这座城市的成长史。
1956年,全市68台汽车合营归属市运输公司,正式开始营业。1999年,阜新长途客运站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阜新长客总站有限公司。2004年,阜新长客总站迁新址,建立了覆盖全站的信息网络系统,日发班次399个,日输送旅客5000余人。2017年,国家机构改革,阜新长客总站隶属于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为推进企业转型发展,阜新长客总站先后成立了交通旅行社、广告服务部、小件物流公司,牵头建立辽宁省客运站共享发展联盟和旅游联盟。2018年,阜新长客总站经过服务设施改造升级,成为服务设施完善、安保设备齐全、候车环境舒适、网络服务便捷的智能化客运站。
时光回溯到2007年,阜新长客总站党总支为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经营,创办了《支部生活报》。这是一张A3纸大小的报纸,由当年的刻字、油印,发展到现在的微机打印。最早的报纸已经存留了14年,经过岁月漫漶,更显珍贵。报纸不定期出版,开辟了这样一些专栏:组织生活、服务心得、党员视线、员工论坛、好人好事、法纪实例、人物故事、主题活动、答疑解惑、党建园地等。专栏不是固定的,随着形势发展而随机应变。
阜新长客总站党总支书记赵海鹰介绍:“小小的报纸,在党建方面功不可没。我们全体员工通过它能够深入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知晓近期的学习中心......我们要用‘我’的100期,献礼建党百年!”
杨春艳是阜新长客总站的员工,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阜新青年“五四”奖章、“阜新好人”等荣誉。在这张报纸上,她的事迹多次被刊登介绍,她本人也曾深情撰文回顾成长经历,感谢党和组织的培养。
阜新长客总站副站长季春艳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她手捧《支部生活报》说:“这张报纸,记录了总站的发展历史和沿革,更是我们服务人民的窗口。我们从中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党的历史,发表自己的看法......《支部生活报》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阜新长客总站站长马洪亮表示,这些年,单位获得了全国文明客运站、辽宁省先进党支部等诸多荣誉,得益于一班人始终保持团结奋进的力量。《支部生活报》就是力量的源泉。
现在,阜新长客总站正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展望未来,创新经营思路,全力推进“客运支撑、旅游驱动、资本助力、多元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总站转型升级,还要靠苦干实干。这张报纸,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引领方向、启迪思想、传播知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