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区,得享野趣。新世纪初叶完成综合改造的细河城市段,让万千市民如愿开启了诗意栖居的梦想新生活。
从游览、休闲的基础利用,到体育、艺术的附加承载,十数年间,自东向西穿城而过的细河城市段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汇成流动的精彩乐章。
眼下,今年春季启动的细河城市段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工程全部完工后,一个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双提升”的全新细河城市段就将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6月18日,记者实地探访细河城市段现阶段改造河段,为市民普遍较为关注的施工期间的通行、游览、健身等多方面问题寻找答案,及时送上生活便利。
在位于人民桥与建设桥之间的细河城市段中心段,记者走上小蓝桥注意到,南桥头两侧自上层堤坝甬路外侧以内均被绿色施工围挡圈起,堤坝甬路原本铺装的道板均已拆除,素面朝天。河道南侧,多台挖掘机、铲车等大型工程机械正在集体开足马力作业,水泥罐车、大型运输车经由小蓝桥东侧的桥下便道不时穿梭。河道北侧,施工围挡设置在下层堤坝甬路外侧,北桥头两侧河道内也有多台机械、车辆忙碌不停。“自打这回开始施工,每天得空都来看看。”桥上,几位电厂小区居民结伴观察施工进展。“快20年前没改造时,土大坝上长满荒草,那次改造既改变了环境,又改变了生活!”他们期待这次全新改造带来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此次改造开工前,我们已将所涉沿线两岸甬路的树木全部提前移栽完毕。”细河景区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玍海西桥绵延至玻璃园区漫水桥的细河景区总长度,等同于细河城市段区域。整体上看,包括细河景区的中心段在内,东起东新大桥、西至建设桥的约4公里长的一段细河城市段已经开始全面施工改造,目前中心段正在开展河岸施工。将来市民见到的河岸将不再是以前斜坡状的,而是改为垂直立面的。此次改造后,市民还能见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堤坝甬路将不再由道板铺装,而是改用彩色沥青进行铺设,全新的健身步道不仅更好走,而且更好看,成为一道靓丽景观。下一步,河道清淤等项工程将陆续展开。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细河城市段于2001年开始改造并建设细河景区,2004年正式投用。17年来,这里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玩、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景区各类基础设施也日趋老化,部分设施超期服役。为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活动场所,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我市于今年启动细河城市段改造工程。工程包括水利防洪能力提升和景区设施改造两部分,工期为2021年至2022年底。
据了解,景区设施改造工程将在保持现有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基础上,实施照明亮化工程;橡胶坝维修改造工程;体育、休闲、文化、儿童场地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工程;绿化提升工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切实解决细河景区基础设施老化破损和超期服役问题,让母亲河更加靓丽。
走小蓝桥记住窍门
小蓝桥地处市中心的细河景区中心段,每天大量步行市民通过这座人行拱桥往返于海州、太平之间。眼下,如果市民打算从小蓝桥正对位置的细河景区北侧主入口上桥,因中间大门及门内相连主路区域已被封闭,暂时改为施工车辆通道,所以需要先走西侧住宅楼下的白钢小门进入景区,再经绿化带与孔雀笼舍之间的小路从北桥头西侧无障碍通道上桥,其余通道均已封闭。过桥后,南岸下层堤坝甬路与北岸相似,均已设置施工围挡,但仍可由西侧保留出口走向红三街、红树路。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北侧主入口施工车辆通道东侧的小门也可通行,但走台阶上下细河上层堤坝进入景区后,有围挡阻隔,无法上桥。
部分区域开放如常
市区内,细河景区是大量市民特别是退休市民热衷的活动场所之一。在此次改造工程开始后,相应河道两岸是否实行完全封闭,也是近来不少市民所关心的问题。记者通过采访和走访了解到,此次改造施工围挡基本采取因地制宜、因需设置的原则,例如人民桥与建设桥之间的北岸,由于上下两层堤坝的间距较远,施工围挡设在下层堤坝外侧,而将二者间的整片休闲健身场地保留在外,以方便市民使用;人民桥以东的部分河段北岸同样如此。此外,尽管因人民桥与建设桥之间的南岸上下两层堤坝距离较近,围挡设在上层堤坝外侧,但是也将包含球场等在内的五洲御景园保留在外,面向市民继续服务。
走圈不妨多走两步
“好几年了,每天从迎宾大桥沿着细河大坝往东走圈到人民桥再回来,可是这回开始改造后,从还没施工的这边往东走到建设桥南桥头被施工围挡拦住了,再往东走不通了。还想走圈,该咋走呢?”正是这个有着走圈爱好读者的电话,促成了记着的这次采访。对此,“走圈族”可以采取暂时缩短走圈距离的方式来调整、适应。如果纯粹为了健身,不妨绕行多走两步,还能实现更好健身。比如,以这位咨询读者为例,即可从建设桥南引桥下桥,再经红树路东行不远,即可经小区外围走上细河南堤外马路,前行一程过五洲御景园就到人民桥;从北岸返回将更方便,沿着北岸上层堤坝甬路即可西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