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市2021年中考仅有5天的时间了,考生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了。为了让考生和家长详细了解关于中考录取分数线划定、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各科分值及全市招生计划等相关内容,6月23日,本期“对话民生”节目邀请到了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增贵做客直播间,与主持人畅谈中考相关话题,信息量很大,看看我俩都聊了些啥?
一、我市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程序是什么?
阜新市各小学要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保证年满6周岁(2015年9月1日前)的儿童按学区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家长需持户籍情况和居住情况的有效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及新生近期一寸彩色照片到学校报名,学校要根据提供的相关材料,审核其是否为学区内学生,并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入学手续。
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需要携带什么,按照什么程序报名?
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每年各学校招生工作开始后至新学期开学前,由学生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携带以下三方面入学材料:一是学生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效的在本地就业务工的证明材料;二是现居住地公安部门办理的居住证;三是要在学区内实际居住并提供有效的居住证明材料到居住地(居住证和住房合一处)学区学校提出新生入学的报名申请(想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直接到学校报名),学校对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经过审核后,具有接收条件(招生计划未满)的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应予接收;不具备接收条件的学校,应将情况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本行政区域其它学校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县区如果有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按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2021年我市中考招生计划人数有多少?
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0231人,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招生4481人。
四、2021年我市中考招生考试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2021年中招考试工作由市教育服务中心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实行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统一录取。
五、2021年中考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1、命题原则:在市教育局领导下由市教育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命题标准和范围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命题要求:
(1)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严格控制试题难度,杜绝偏题、怪题,减少带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性质内容题目数量。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性试题分数不少于20%。
(2)试题内容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和成长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3)结合学科内容,用开放性、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4)试题数量适当,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加强对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5)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在语文试卷中要有体现考查汉字书写能力的内容,占2—5分。
六、2021年中考学业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各科分值、各科答卷时间可以具体说一下吗?
1.考试科目
2021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科目为:语文(汉语)、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体育、理化实验、蒙古语文。
2.考试时间
考试日期为:6月28日至30日。
具体时间为:
6月28日上午9:00—11:00语文(汉语文)
下午14:00—16:00物理、化学
6月29日上午9:00—10:40数学
下午13:30—15:00外语
下午16:00—17:20道德与法治和历史
6月30日上午9:00—11:00蒙古语文
下午13:30—15:00地理、生物(初二结业考试)
3.各科分值
语文100分,数学100分,外语75分,理化10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学4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7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35分、含民族团结教育常识6分,历史35分)。体育与健康60分,对汉语授课加授蒙古语文考生,语文学科考蒙古语文、汉语,成绩各按50%计入总分。
2020年已经结业的地理、生物按比例折合后计入升学总成绩,其中:地理以满分25分计入,生物以满分30分计入。
2021年中考总分为560分。
4.各科答卷时间
语文(汉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数学科目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90分钟,物理、化学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考试时间为80分钟,蒙古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地理、生物科目考试时间为90分钟。
5.地理、生物考试
地理、生物考试在初二年级学生结业时与当年中考一同进行,成绩计入该年级学生下一年的中考总成绩。往届初中毕业生地理、生物考试成绩取其初二年级结业时参加全市统一考试时取得的成绩,不再参加地理、生物考试。因故未能参加地理、生物考试的学生,参加下一届学生的地理、生物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
七、2021年中考录取标准(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
1.特长生文化课最低控制线
市海州高中特长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30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生中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市二高中特长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18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生中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示范高中定向生最低录取控制线
市区定向生招生设最低录取控制线,最低控制线为参加今年市区中考,市直属三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全市招生总计划的12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测算办法:总计划2430名×120%=2916名),中考成绩低于最低控制线的考生不能被推荐录取,各初中学校没有完成的定向生计划由市里收回,纳入统招生计划。
3.示范高中统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
市招考办统筹划定三所示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然后按照考生的志愿、中考成绩和学校招生计划统一择优录取。
4.非示范高中统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
市区非示范高中统招生招生设最低录取控制线,最低控制线为参加今年市区中考,非示范高中在全市招生总计划的12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测算办法:总计划1941名×120%+2430名=4760名),中考成绩低于最低控制线的考生不能被推荐录取,由市招考办统筹划定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然后按照考生的志愿、中考成绩和学校招生计划统一择优录取。
八、考生分数相同怎样进行录取?
考生如果出现分数并列情况,先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再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理化、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高者优先录取。
九、2021年以来,教育部印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即: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市教育局是如何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
一是手机管理
对学生带手机入校园进行严格管控;建立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对用手机布置和完成作业行为进行管控;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
二是睡眠管理
落实中小学上课时间规定,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安排学生午睡;建立学生按时就寝制度,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管控校外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晚于20:30;加强网课平台和网络游戏管控,线上直播类培训不得晚于21:00,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开展学生睡眠监测,强化督导检查,切实保障睡眠管理取得实效,市监督举报电话:6324570。
三是读物管理
对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监督,校园推荐图书质量要把关,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的行为要进行管控,严禁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四是作业管理
严控书面作业量、明确要零起点教学、掌握作业时限、提高作业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发挥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
强化监督举报,公布各级电话:市教育局6010010、阜蒙县8833027、彰武县6949819、海州区2826934、细河区3958138、太平区6323154、新邱区3816003、清河门区6011895。进行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对作业管理“十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是体质管理
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学生近视眼防控,落实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强化督导检查,定期督查各县区、学校落实情况。
十、教育部要求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现在全市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后服务,市教育局对课后服务工作是如何要求的?
市教育局鼓励各校创造性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项目。开展各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校内博物馆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扩展学习空间,有计划地适当安排课后辅导。不断增强校内课后服务吸引力,切实把学生由校外引回校内,解决学生“吃不饱”或“吃不好”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切实提高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中小学要根据本学校实际情况,经与家长协商一致后,科学安排离校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六年级不得晚于17:30,七至八年级不得晚于18:00,九年级不得晚于20:30;高中阶段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各高中自行确定。坚持家长、学生自愿原则,杜绝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杜绝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班集体教学或“补课”。全面开展学校开放月活动,每年9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课后服务情况全面向学生家长开放,欢迎社会了解并适当参与学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