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就是买到手拆了盒才知道盒子里装着啥样货品的盒子。
如今,拆盲盒带来的惊喜正风靡年轻一代。近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类文具盲盒成了中小学生的新宠。这也引来一些家长担忧。
海州区中华路小学相关负责人提醒,收集文具盲盒要有节有度,家长要引导孩子自觉抵制诱惑。另外,不妨与孩子算一算小账,通过“算账”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科学的选择。
记者走访部分中小学校周边的文具店看到,一些包装精美的文具盲盒被摆在货架上。柯南、哈利波特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人物形象,都被印在文具盲盒的包装上,还印着大大小小的问号和“惊喜不断”等图案和字样,价格在5元到20元不等。“中性笔、荧光笔、便签本这些日常文具,加一个盒子,就有了神秘感。每个系列都有好几种图案,里面的文具跟包装系列对应,只是不知道是哪个图案。”一家文具店经营者说,文具盲盒是学生挑选的“热门”款,很受欢迎。而在各大网上销售平台,可供选择的文具盲盒种类更多,购买者以学生族为主。一名曾购买过文具盲盒的小学生说,“包装很吸引我,就想知道里面有啥东西。”
市民刘女士的儿子在市内一所小学读5年级,她告诉记者,孩子因学习需要购买的文具,她从不拒绝,但是前段时间的一周内,儿子就已经买了七八根笔,还要继续买,一问才知道这是他收集的一种盲盒中性笔。这种盲盒中性笔每一支的外包装完全相同,不能打开,买来拆开后,其中笔杆上的图案不一样,一共有七八种人物。孩子班上的同学也在收集,抽到重复的还会互换。“文具本来属于常规的学习用品,可装进盲盒就成了收集对象,担心孩子会陷入其中。”
海州区中华路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孩子打开盲盒得到的文具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后继续购买,容易造成学习用具的积压,对孩子心理成长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跟孩子算算小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给孩子出几道题,比较一下买一支自己真正需要的笔的价钱,以及盲盒抽出自己想要的笔的价钱,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科学的选择。此外,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诱惑,从而抵制诱惑,理性选择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