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国道101线进入彰武县双庙镇,公路两侧杨柳庇荫、榆桃青翠;棚区内芝豇花妍、樱桃正红,大田里甘薯种植正在进行中,一条现代林果蔬经济带生机勃勃。
未来5年,是大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5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5年。双庙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绘就“一带两区”的蓝图。其中,“一带”为国道101沿线“林果蔬经济带”,“两区”为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北部“乡村文化旅游区”,蓝图绘成,将把双庙镇打造成农业产业大镇和绿色经济强镇。
“双庙镇将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叫响‘樱甜薯香、醉美双庙’品牌,全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城镇。” 双庙镇党委书记许延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
双庙镇“十四五”时期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25年GDP 达到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到2025年收入超过500万元。每年至少引进一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25年达到1.7万元。此外,在完善基础设施、安全饮用水、乡镇绿化、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镇里也形成了科学规划,力求通过经济社会发展,让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提升。
对实现上述目标,镇党委、政府信心满满、干劲十足。许延钊介绍,双庙镇将以民生为本、发展为要,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围绕“一带两区”,实施四大工程,壮大四个产业,达到“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效果。四大工程包括:收入倍增工程,壮大镇级财政实力,争取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0万元;特色富民工程,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薯类种植2.2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打造千亩连片西兰花、酒高粱、甘薯项目区,实现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好14.3公里柳河沿岸生态修复和绕阳河、苇塘河河道治理,5年增加森林覆被率5个百分点;乡村治理工程,以明水、双庙、二台子等7个村为重点,加快相关项目规划实施。
产业兴,乡村兴。双庙镇将通过党建引领,全力壮大四大产业。一是做强甘薯产业,打造辽宁甘薯之乡。挖掘“明水地瓜”原字号,打造“彰武沙泉甘薯”生态品牌。面积力争达到2万亩以上,同时力争形成5000吨的仓储窖藏能力。培育招引甘薯深加工企业,发展冰红薯、甘薯泥等项目,使甘薯利用最大化,搭建三产融合基本架构,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建成富民强镇产业。二是做优樱桃产业,打造辽西樱桃小镇。依托辽宁富乡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扩大冷暖棚樱桃基地规模,突出产业、品牌、运营优势,推进生产方式全程绿色化,叫响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富樱果苑”品牌,畅通扶贫农产品“电商线上+实体线下”销售渠道,研发樱桃酒、樱桃酱等产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樱桃发展体系。三是做大能源产业,打造能源产业强镇。借助江汉油田彰武经理部,推进石油有序开采,合作开发地热资源;借助华能集团区域风电布局,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依托镇域荒草地等资源,招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入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构筑以能源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四是做实电商产业,打造区域电商强镇。
建立镇、村、企业、大户四级电商平台,叫响沙地甘薯、沙地樱桃、沙地西兰花、沙地芝豇、沙地花生等“沙”字号品牌,培育电商经营主体10家,年电商交易额力争突破2000万元。
许延钊最后表示:“新的蓝图已绘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重担在肩、使命荣光,镇党委、政府将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绘制好‘一带两区’蓝图,实施四大工程,壮大四个产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创全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