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考入辽宁工大,阜新是我的第二故乡。感恩于阜新这些年来对我的培养,我和团队将继续为阜新经济转型、辽宁全面振兴建言献策,培养更多人才。”谈起获得阜新市优秀社科专家的感受,金国峰道出了心声。
2004年,金国峰大学毕业后留在母校任教,一干就是近十年。这期间,他与众多大学生深入接触、密切联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排解他们的心灵烦恼,体味了身为人师的辛劳,也品尝到了收获的幸福。
作为辽宁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金国峰通过深入观察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80后”教师,金国峰深知,思想政治课的课业内容虽显得相对枯燥,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在于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长成才“培根铸魂”。考虑到自身虽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经验,但缺乏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厚重积累,金国峰毅然选择深造,准备学有所成后,再给大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课,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领作用。
近年来,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在这一期间,金国峰考入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确定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方向。2018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后,他开始尝试把治理思想引入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研究中。2020年,他申报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研究”获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他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知(思想体系)、行(实践体系)、效(制度体系)有机统一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其相关研究成果曾被《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文转载;《关于加强辽宁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全文刊登在辽宁省《社科智库》;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获评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有所造诣,在教育教学中,金国峰更是身体力行,以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带领大学生领略思想政治课的美妙之景。
“金老师上课,从来不会讲课本上枯燥的定义和死板的概念,而是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切入,一听就来了兴致,上他的课,只觉时间很短,一点也不犯困。”辽宁工大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郝前程如此评价他的授课效果。
在学生中间受欢迎,在同事面前树榜样,金国峰的勤奋是出了名的。辽宁工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团队成员董慧说:“他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平时要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同时,他也很注重教学和科研,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晚上办公室的灯也总是亮到很晚,为了完成一篇论文或是一项课题,他经常挑灯夜战,还和我们一起交流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带动大家一起学习钻研。”
当谈到青年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金国峰非常坚定地表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过了百年辉煌历程,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将牢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践行者和传播者,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积极投身阜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