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辽西北地区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省农科院乡村振兴专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阜新科技共建等项目支持下,通过多年连续攻关研究,明确了风沙区林草防风蚀效应和种植配置参数,完善了防风蚀扬尘种植与采收等防蚀增效关键技术,构建了林草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并研发了油莎草系列功能产品加工工艺,延长了林草复合种植生态链,提升了林草产业附加值,提高林下种草产业经济效益,探索出兼顾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三生”共赢种植模式。
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今年已在彰武县四合城镇建立了800亩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了速生杨林下种植油莎草等技术,组织林草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和观摩会,提高林农草农生态种植意识和技术水平。预期示范区风蚀量降低20%—40%,每亩油莎草产草量达2100公斤,油莎草块茎430公斤,亩纯效益达1600元以上。同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应用,还可促进辽宁易康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阜新市易康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阜新黑土地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初步形成科技成果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合作社和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