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为幼儿一生奠基幸福”的初心,我市学前教育走过十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历程,与时代同进步,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我市学前教育十年究竟有哪些变化:
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持续扩大
幼儿园总数达到了42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7所,增加公办学位近1万个。全市在园幼儿3493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6%,比2010年提高29.3个百分点。城乡学前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我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解决。
截至2020年,全市星级幼儿园达到267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3.3%,其中五星级幼儿园达到17所。
十年来共争取中央和省专项奖补资金2.5亿元,市、县区、乡镇自筹资金近1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74所,建设和改造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58所,全市消除乡镇中心幼儿园空白点。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大幅提升
“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乡镇幼儿园建设:截至2020年底,共有乡镇中心幼儿62所,农村儿童入园率提高到80%,比2010年提高34个百分点。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转变。
公办幼儿园建设:坚持以普及普惠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余校舍,新建、改扩建、回收公办幼儿园102所,有序扩大公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多种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目前我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144所,占全市民办幼儿园总数的47.2%。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2012年以来,我市共新建及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65所,特别是2020年,我市高效圆满完成1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在全省14个市中位于第2名。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3.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9%。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落地落实
对在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给予资助。资助标准为城市最高每人每月200元,农村最高每人每月100元。自实施以来,省市共投入资金1316万元,受资助儿童达21668人次。
学前教育师资建设不断夯实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前专任教师数量由2010年的1634人增长到2877人。全员离岗培训教师近72000人,累计29240学时;连续十一期的民办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实现95%上岗率,学历达标率为71.1%;历时三年的基本功培训达700余学时,形成“2+4”幼儿教师基本功培训模式,改变了教师基本功水平薄弱的现状;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构建了“4+1”课程体系,实现培养一名好园长,打造一所好幼儿园”的目标。
幼儿园保教质量显著提升
全市幼儿园积极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全市2000余名教师参与国家《指南》实验项目,构建了“四位一体、纵横联动”教研模式;召开30余次省市级联动教研现场会,在辽宁省实验阶段总结大会作经验交流,推广阜新《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荣获省级优秀实验区1个、优秀实验园10所、优秀实验园长和教师17人。
2012年出台了《阜新市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活动区游戏方案》,组织近百所幼儿园参与区域活动评优,6所幼儿园获全省活动区评比一等奖,10所幼儿园获省活动区评比二等奖。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显著提高,有效地纠正和防止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2016年,以“关注幼儿,珍视游戏,聚焦发展”为主旨,引领全市幼儿教师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2019年3月起,以“坚守儿童立场”为主旨,打造品质户外游戏活动,开展了20余次“看活动、听介绍、说问题、寻对策”的教研会,形成了“福兴地户外游戏模式”,有效地弥补了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短板。
2020年特殊时期创立了“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学前教育部3—6岁儿童线上服务平台”,公办民办教师参与制作了470余份市级课程资源;在省学前教研部组织开展的“亲子主题课程资源”线上教研活动中,我市研制出43份省级课程资源,营造了家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生成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砥砺十年,奠基未来。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期待阜新学前教育更高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