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晓娟,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前进文工团团长兼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主要作品有小品《相亲》《我想有个家》《三号楼长》《军嫂上岛》《祝寿》《实诚人》《黄豆黄》《为祖国干杯》《理发》《一票之差》,拉场戏《选举之前》,话剧《缘分》《风雨漫过那座山》和电视剧《老道口》《红妆》《马迭尔旅馆的枪声》《女人的村庄》等,2008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文艺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2014年获“第二十六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制片人奖”,为军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晓娟是阜新走出去的艺术家。今年的春晚,我们又一次领略了她的风采。
曾记得十多年前,省心连心艺术团来阜新演出,黄晓娟担任主持人,还要客串演出。她那高挑的身材,亲切的笑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她曾说,无论她身在何处,都时刻不忘自己是阜新人。
黄晓娟从艺四十余载,充满了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闪亮电视荧屏,留下了一道道难以磨灭的风景;从乡村小舞台到国家级演播厅、大剧院,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完美诠释了一名艺术家的真谛。
童年时展现艺术天赋
阜新是她的根,一直滋养着她。
黄晓娟从小就喜欢艺术,11岁就在市群众艺术馆学习舞蹈,课余时间还帮助小伙伴们编舞。一次,学校组织演出,她编排了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因为没有服装,就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把白纱布剪成条,再染上颜色做成小彩裙,演出大获成功,她一下子成了“校园小明星”。
1976年,阜新市文工团学员班招生,14岁的黄晓娟决定报考学员班。从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黄晓娟每天在排练场内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1978年,团里在排演大型东北地方戏《小二黑结婚》时,主演小芹的演员突然生病,嗓子哑得发不出声来。救场如救火,平时勤学苦练的黄晓娟临时上场,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演技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她饰演的“小芹”形象深深地印在了阜新老百姓的心中,也奠定了她在阜新文艺界的地位。之后,黄晓娟又主演了《碧海恩仇》《我肯嫁给他》《姑娘跟我走》等剧目,演技愈发成熟,开始在省内文艺界崭露头角。她也因此成为阜新市曲协第一任副主席。
《相亲》让她一举成名
真正让黄晓娟在东北三省走红的是神话剧二人转《画中人》。那是1983年辽宁省曲协组织曲艺节优秀剧目调演,黄晓娟有幸得到了辽宁省曲协马力主席的指导,她将中国民族舞蹈的元素融入角色,又在服饰上大胆创新,把“二人转”用的八角手绢改为四角,既可装饰,又能作道具,舞动起来,翩翩欲飞,仙气十足,最后神话剧二人转《画中人》获得了全国新曲书(目)大奖赛5个二等奖。
1990年,黄晓娟走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小品《相亲》火爆全国,她一下子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小品《相亲》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全国观众力捧,获得了“星光杯”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戏剧类一等奖。从此,黄晓娟成为央视春晚、央视元旦相声小品晚会、央视元宵晚会、辽视春晚的常客,真正成了闻名全国的大明星,演艺事业达到了巅峰。
不爱红装爱武装
艺无止境。在名利双收之余,黄晓娟开始审视和反思自我。1994年,已经调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的黄晓娟主演了一部话剧《缘分》。当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的艺术门类受到冲击很大,特别是话剧几乎没有市场。自己在舞台上声泪俱下地表演,可舞台下的观众却是门可罗雀,心不在焉,黄晓娟一时间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演艺道路该走向何方。
1999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召开话剧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黄晓娟见到了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的团长李洪茂和政委李瑞秋。这次会面,黄晓娟坚定了到部队发展的想法。
2001年,出于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与热爱,黄晓娟决定特招入伍,成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话剧团的一名演员。一次,一名战士因为值勤不能看演出,黄晓娟就去专门为他唱了一首歌,战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同行的领导动情地对她说,“你不是为他一人演出,他的背后站着十三亿中国人”。那一刻,黄晓娟明白了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真正含义,也知道了自己的舞台到底有多大。
2009年,黄晓娟开始担任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主抓戏剧工作。原来的前进话剧团被精简整编,仅保留了一个队,只剩下10名演员。为了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黄晓娟萌生了排演一部话剧的想法。在一没人才,二缺经费,10年没有排演过话剧的情况下,黄晓娟带领大家一切从头开始,克服重重困难,排演的话剧《风雪漫过那座山》再创话剧辉煌,铸就了沈阳军区话剧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山——在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上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黄晓娟饰演的女一号方梅获特别贡献奖。
执着追求 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艺术家,黄晓娟先后荣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3次,并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和掌声。
在黄晓娟的艺术人生里,不仅有小品和话剧,更有电视剧。她第一次拍电视剧是在1987年,黄晓娟说,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电视剧,适逢长影到阜新去拍一部短剧《进入角色》,内容是宣传阜新市的消防官兵,对表演一无所知的她,被选中饰演女一号。
1989年,黄晓娟参加了辽宁电视台单本剧《过了这个村》的拍摄。这部反腐正剧当年就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单本剧二等奖。此后黄晓娟又拍了《女人村庄》《女人当官》《马迭尔旅馆的枪声》《女人进城》等电视剧,在银幕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黄晓娟因曲艺而成名,心中始终怀有曲艺情结。说起曲艺,她还时常回忆起自己当年在鞍山科技大学教表演的难忘经历:那是大学里的第一批曲艺生,田连元老师教评书,王平老师教相声,崔凯老师教创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很优秀,还有两个学生留校任教;那个时候学曲艺还是很有前途的,天津有曲校,以前冯巩老师在中戏还有个大专班。谈及未来,黄晓娟说,下一步打算从事艺术教育事业,人生如艺正当时,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爱好曲艺的孩子身上。
黄晓娟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特别接地气儿的演员,我永远都会保持自己的风格,无论到什么时候,我就是我,善良地对待别人,善良地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