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繁花盛开,绿意盎然。在孙家湾南山上,苍松翠柏掩映中,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庄严肃穆,纪念碑高耸入云,将人们的思绪又一次带回到了那段受尽屈辱、英勇抗争的岁月。
1936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从阜新掠走了2500多万吨煤炭,同时,也留下了4个“万人坑”和7万余具骸骨。
历史怎会忘记!也不允许忘记!
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被侵略者残害致死的中国劳工,特别是为了争取自由的抗暴青工,铭记历史、以示后人,我市于1968年对孙家湾“万人坑”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并对发掘现场进行保护,建立了“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一座,原碑通高17.88米,其中碑身高11.76米。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万人坑”纪念馆陈旧不堪。为了让人们进一步认清日本侵略者当年“开发”和“经营”东北的本质,为历史留下铁证,2014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万人坑”遗址进行了整体维修和保护。
2015年8月15日,一座饱含历史沧桑记忆的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涅槃重生。至今为止,新馆开放后总计接待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160余万人次。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碑巍峨矗立
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庄严肃穆
抗暴青工遗骨馆外景
累累白骨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陈列馆内以大量文字、实物及照片等珍贵历史资料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阜新及阜新人民的残暴统治
阜新万人坑遗址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