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彰武县两家子镇倒廷村的桃花开得格外鲜艳,走进村头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大棚,更是一派生机盎然——西瓜大棚里的村民正忙着给西瓜秧理蔓,茄子大棚的村民正忙着打叉、打底叶,南瓜贝贝大棚里的村民正忙着给瓜秧搭架……再看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自信与笑容,不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春天伴着希望与幸福,实实在在地来了。
说起前些年的倒廷村,曾是全县有名的“落后村”,不稳定因素多,农民增收产业项目几乎为“零”,村集体外债47万余元。村党支部也是全县1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之一。 从2013年开始,按照向全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派党支部书记的通知要求,时任两家子镇副镇长的刘新春兼任倒廷村党支部书记,肩负起带领全村强基础、抓发展、脱贫困、促和谐的重任。从此,刘新春和村“两委”一道,从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着手,挖根源,找思路,解难题,带头干,带领村民一步步走出困境,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新路。倒廷村党支部被市委授予“五星级”党支部,倒廷村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村、宜居乡村建设先进村、市级文明村。如今的倒廷村,以人均1亩棚、1头 牛、1只羊为产业依托,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是5年前人均收入的5倍。
今年37岁的刘雪冰是倒廷村的乡村致富带头人、青年标兵、中共预备党员。他指着眼前的蔬菜大棚告诉记者,2016年开始,村党支部提出全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党员带头干,还把“共产党员示范岗”的红字标牌贴到大棚上。“从那一年开始,我家也 跟 着 扣大棚 ,如今发展到21亩大棚,以今年为例,种了16亩西瓜、5亩茄子,保守估算,全家4口人年收入23万元左右。没扣大棚之前可不行,那几年种玉米,一年下来也就剩个2万多元钱。想一想,差距和变化真是太大啦。”谈起这几年的生活变化,刘雪冰滔滔不绝。 “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也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刘新春介绍,目前 ,全村共有730亩蔬菜大棚 、1200头牛、1000只羊,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是全村的拳头产业。为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今年开始,村里要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鼓励村民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电商产业。
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村里的绿化、硬化及生态环境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不知不觉间,村民对文化生活的品质要求更高了,这也成为村里今后几年要推进的重点工作。
周一大清早,恰好赶上倒廷村党支部不定期举行的升国旗仪式。伴着庄严的国歌奏响,村里的党员和村民自觉列队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升国旗、唱国歌。那一刻,所有人脸上写满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