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书记”董福财,生前是阜新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的党支部书记。董福财带领村民治沙修路,让北甸子村改变了面貌,北甸子村则成就了董福财的先进事迹。
如今的北甸子村,85%以上的农户从事养殖业,形成了“打快拳”增收和年初买犊育肥、年底卖牛赚钱的经营模式。村党支部书记白晓华告诉记者:“现 在,村里的年出栏育肥牛数量在5万头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买车、建房成为平常事,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北甸子村位于彰武县最北端,与科尔沁沙地接壤,土地贫瘠,农民收入少,曾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多年来,通过治沙修路,北甸子村跟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迈入新时代,实现致富梦,成为村民更迫切的需求。
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英才辈出。近些年,村民李万权凭借吃苦耐劳和聪明头脑,成了辽蒙边界地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2013年,他建起了肉牛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并成立了权超肉牛养殖合作社,生意做到了吉林、上海、河北、安徽、贵州等地。
富了不忘众乡亲。 李万权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拉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他主动帮乡亲们建牛舍,无偿传授养 殖技术,结合各级精准扶贫政策,创新推出了“ 政银保 + 贫困户”的脱贫模式,用自家的合作社和肉牛基地为100多户养牛户作担保,带富众乡亲。
村民陈桂香,在李万权担保下贷款20万元,发展起肉牛育肥养殖,实现了脱贫致富,随着牛养得越来越好,她也成了养牛的行家里手和致富带头人。这几天,她又在张罗进育肥牛,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如今在北甸子村,越来越多的人像李万权一样,成为致富“牛人”。村里的养牛户都说,自从家里养了牛,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过上幸福生活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