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开学后,阜新中小学陆续恢复课后服务,在校生又能在校完成家庭作业、开展文体活动等。教育部门将对此加强管理,既通过延时放学的方式解决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问题,让家长省心,也确保课后服务过程安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让家长放心。
阜新市教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力构建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教育公共服务模式,近期出台9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我市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及落地阜新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9项举措中的第一项,就是增速提效优质服务,全面实施“一网通办”改革。明确以群众办事“省心、省事、省力”为目标,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教育部门26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精简网上审批流程,推行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举措,继续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减成本上下功夫,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并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做好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加强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严格落实《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完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以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
9项举措中有4项均为职教助力经济发展内容,包括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紧紧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调整专业布局,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特色专业群;面向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专业,引导专业建设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主动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向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将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资源优势,拓展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积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在阜落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定制、定向”式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企业发展。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校企双元育人。推动职业学校与我市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推广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通过“引企驻校”“引校驻企”“校企一体”等方式,校企在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提升合作水平,支持校企建设产教联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提高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吸引职校毕业生在阜创业就业。
此外,市教育局将全力以赴畅通柔性引进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高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阜创业就业。在域外取得职业(执业)资格和职称的柔性引进人才与在我市的同类人员同等对待。符合条件的柔性引进人才,纳入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范围。
还将提升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履职能力。持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相关人员专业素养,培育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履职服务和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