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孩子们的腰包大多鼓了起来,连年上涨的压岁钱让他们中的不少成了“小富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何合理使用这笔压岁钱成了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还涉及通常容易忽略的法律问题。这笔钱该咋用?记者的调查或许能给为人父母者带来一些启示。
调查:孩子多有压岁钱
每逢春节,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的传统习俗。近年来,压岁钱已经涨到成百成千,春节期间孩子随父母走亲戚一圈下来,或是哪怕像是近两年这样借助手机红包居家“云”接收几天下来,这笔收入都已远远不是“70后”“80后”记忆中的“小打小闹”那么简单了。
“我的压岁钱不算什么,也就两千多块,我们班里四五千的好多呢。”听到记者询问今年春节压岁钱的进项,海州区中华路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女生说,她的同班同学基本都能收到压岁钱,具体数额不等。
记者接着随机采访了十几名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发现他们在今年春节全部收到了压岁钱,其中约半数收到的压岁钱在2000元以上,数额较大的红包则多来自爷爷、姥姥等长辈。
至于压岁钱的去向,他们则大多表示会被家长拿走。“爸妈说压岁钱是东家出西家进,其实只是各家的钱转了一圈,当然也就不能算是我自己的收入了。”部分受访初中生说,家长的做法也有道理,“不过能让自己做主就更好了,哪怕只是一部分呢。”困惑:如何打理挺费神今年春节,市民王女士12岁的儿子迎来“大丰收”,小家伙揣进腰包的压岁钱超过4000元,一天到晚美滋滋。
“孩子得到的压岁钱除了老人给的,很多亲属、同事给的其实都是相互的,所以就等于是自己花出去的钱。”出于这种考虑,王女士以往春节过后会将儿子的压岁钱全部收走,列入家庭收支,只给儿子买件衣服或是学习用品。“可年龄大了一些,也逐渐有了主意的儿子,今年却想全部‘据为己有’。”王女士和爱人商量一下,觉得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强孩子对于金钱、消费的概念,二人想与儿子一同制订计划,然后完成消费。“结果他想买双名牌篮球鞋和遥控飞机等,可是清单早就超出了预算,根本就没有理财意识,难办。”王女士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如何打理孩子的压岁钱,类似王女士这样的迷茫家长不在少数,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难题。其中多数会将孩子的压岁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根据需要为其购买一些学习用品或是喜欢的衣物、玩具等。
不过,也有一些初高中学生家长会将这笔钱留给孩子,任其用于购书、聚餐等自由消费,不会多加干预。
提醒:家长占有不可取“压岁钱还涉及很多法律问题,而这往往又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辽宁诚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慧源提醒,比如,压岁钱是赠与合同关系,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就成立,民法认为,人对钱的占有即所有,红包给孩子所以钱就属于孩子,家长无权没收,家长利用“强迫”或“欺骗”手段直接或是变相占有孩子压岁钱的做法是错误的。监护人可以对其保管,但不能随便动用,不过如果是纯粹为了孩子的利益,如给孩子购买保险或参加学习培训等,则可动用这笔钱。
对于孩子压岁钱的使用与管理,细河区民族街小学的董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加强对压岁钱的管理,而对幼儿,家长肯定要帮忙管理;对少年,他有独立花钱的能力,家长应该正确引导他,确保把钱花在学习、培训上,花在自己的成长上,教育孩子不要在奢侈消费上攀比,让小孩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中国银行阜新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即可尝试让孩子自己管理压岁钱,父母扮演顾问角色。
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锻炼理财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部分压岁钱,用于购买图书、玩具等,或为同学购买生日礼物等。”为孩子开设专门银行账户是一种不错的理财观念培养方式。而记者走访我市银行了解到,目前,多数银行均可开设儿童账户。具体要求是,未成年儿童可由监护人带户口簿、本人身份证代为办理存折。家长也可通过儿童账户,指导孩子科学管理压岁钱,逐步培养良好理财意识。
“现在不少家长只关注学业,忽视了对孩子理财智商的培养。而如果自小不培养理财能力,养成随意支配金钱的习惯,长大后不懂理财,很可能过度消费,最终影响日后生活。”前述工作人员提醒,家长应抓住打理压岁钱的时机,结合孩子年龄段适时启蒙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