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记者来到阜蒙县大板镇朝阳寺村赵景东家。“来来来,快进屋里暖和暖和。”赵景东一边掀起厚厚的棉布帘,一边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他的家。厨房里,各种瓜果、蔬菜和牛羊肉摆了一地。“以前太穷,一到过年心里就不是滋味,总感觉对不起一家老小,心里愁啊。”赵景东说着露出一脸憨笑,“现在脱贫了,生活也好了,年过得有滋味儿了!”见到有客人进来,正忙着准备午饭的赵景东老伴热情相迎,“中午咱吃农家涮锅子,牛肉、粉条、豆腐、蔬菜十来种,记者同志一起尝尝吧!”
坐到堂屋,炭火烧得铁炉台滚烫,客厅虽然不大,可收拾得干净整洁,瓜子、糖果、水果摆满茶几。在和记者 聊起这两年生活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赵景东感慨地说:“以前房屋破旧,家里脏乱差,房门就是一块破布。现在好了,咱家今年收入好几万,生活改善了不少,儿子也上高中了,镇里还帮我们建起了漂亮的3间大瓦房,这全靠党的好政策啊!”
记者了解到,由于患有股骨头坏死病,赵景东不能干重体力活,家里十几亩地只能荒废着。妻子也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十分不便。2019年,赵景东的母亲去世前因治病又欠了不少外债,还要供儿子上学,生活很困难,他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些年,大板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持续抓好产业、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实,积极探索系统性、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统筹做好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使554户120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作为村里极度贫困的家庭,赵景东的脱贫经历很有代表性。
为了能够让赵景东家摆脱贫困,村镇各级扶贫工作队经过深入了解,决定采取“项目带动+就业扶贫+医疗帮扶+低保兜底”的方式帮扶赵景东家。
随着村里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果树专业合作社等相继成立,带动和提高贫困户收入,村里引导赵景东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年可以拿到1万余元的“项目红包”。虽然重体力活难以胜任,但力所能及的活,赵景东还是能干一些。2019年,镇里安排赵景东担任护林员一职。日常工作就是在村子附近的森林中巡视,排除森林火灾隐患、维护森林环境。这份工作又为赵景东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随着健康扶贫工程深入推进,赵景东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个人负担越来越少,没了这个“包袱”,赵景东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对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人口列为低保兜底对象,可以有效的保障这些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的生活。每年领低保近万元,低保金为赵景东一家脱贫不返贫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是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我从没想到自己的生活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能做的就是以后好好生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再给镇里添麻烦。”赵景东的语气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既然日子好了,生活有了希望,那就一定要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活出新时代农民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