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全家还为吃不饱饭发愁,如今,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成了全村的脱贫致富明星。他就是彰武县两家子镇马尾村村民周洪德。
大年初三一大早,皮肤黝黑、身材偏瘦的周洪德端着盆,一边招呼着一边往猪圈的食槽里添猪食。趁着欢蹦乱跳的猪挤着吃食,他又赶紧清扫圈里的猪粪。“ 没事时,我就爱看这些猪。有了它们,生活也就有了希望。”说这话时,周洪德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正是家里这一群猪,让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74岁的周洪德曾是马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糖尿病多年的他,应对犁田打耙、肩挑背扛等重体力活早已力不从心。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一个外出务工,另一个在家务农,家庭负担很重。2010年,老伴又被确诊为胃癌,虽经全力救治还是于2013年故去,周洪德家还背上了4万多元的债务。马尾村党支部书记杜森林感叹,类似周洪德这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家庭,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2014年,周洪德家的情况有了扭转的契机。村里考虑到周洪德家有从事养殖业的经验,家里现在正在养着一头驴,于是尝试引导他向种养结合转变。在镇村的帮助下,周洪德承包了40亩地,加上自家地全种上青贮玉米,秋后出售了大部分,剩下的用来喂驴,一算账挣了1.7万元。2015年继续种青贮玉米,又挣了1.6万元,加上一些补助,周洪德还清了外债。2016年,周洪德通过出售驴驹子又收入3.5万元,当年成功脱贫。2017年,周洪德买了3头母猪,村里邀请畜牧专家来他家进行指导,确保生猪质量不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周洪德不断学习琢磨,经过不懈努力,他在喂养方式、技术规模控制上找到了符合自己家庭实际的规律,生猪养殖走上了正轨,当年就挣了不少钱。2018年,市场行情不稳定,生猪价格不断下跌,不少村民都在忍痛赔钱卖猪。周洪德和杜森林商量过后,决定放弃卖母猪的念头,等待生猪价格反弹。“真让杜书记给说中了,近几年生猪价格开始节节攀升,当时要是把母猪卖了,我得多后悔啊。”周洪德告诉记者。
这两年来,由于周洪德饲养得当,这几头母猪越繁越多,最多时候共有123头。2020年,周洪德全年卖猪58头,扣除成本后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
新的一年,周洪德计划给猪圈安装监控设备。“养猪要精心,要实时观察猪的动态。”周洪德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现在都讲究产业升级,咱们这养猪也得引入高科技手段,这样的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