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校来说,能让家庭贫困学生顺利求学,似乎就已经尽到了自身义务。但在太平区城南小学,爱的帮扶却已从学生延伸到了家庭。为了表达感谢,受助学生晓莹的爷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把一面锦旗送到了学校。
晓莹生长在一个特殊家庭。6口之家里,爷爷奶奶都有身体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母亲患病多年,只有父亲一人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她还有个小妹妹,可由于母亲精神方面的问题,直到18个月时还不允许其与外界接触。在这样的家庭里,晓莹除了每天到校发奋用功学习,还用稚嫩肩膀分担了照顾家庭的太多责任。但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有些难题注定是她自己无法破解的,亟待获得帮助。
帮助就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来了。在针对特殊儿童开展深度家访的过程中,她所在的城南小学老师们来了,在与晓莹的家人亲切交流的同时,更加致力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努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校方不仅很快为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晓莹送上来自社会人士的爱心捐款,还根据晓莹的妹妹正处于语言发育关键期,不与外界接触对成长十分不利的实际情况,主动帮助联系公益组织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带去了捐赠的生活用品。对于晓莹患有心脏病的爷爷,这些爱心人士也通过努力,使之得到了医院免费救治。
“无论对学生,还是学生家庭,我们都要通过家访掌握情况,而后采取精准帮扶措施,目的是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总计231名学生中,贫困学生超过50名,其中多是生活在低保、留守、单亲等特殊家庭的特殊孩子。近年来,学校尽全力给这些贫困生及其家庭尽可能多的爱,助力学生从容地走好求学路。
城南小学多方努力引导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有时短期内即可汇集到一定捐赠款物,并及时发放。后来,老师们数次把爱心款物送到晓莹家中,持续帮扶,让这一家人非常感动。教师还与晓莹结成帮扶对子,从学习、生活方面献给她更多关爱,滋养她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