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阜新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至此,阜新已有5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 “非遗”名录。
△资料图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是蒙古勒津人从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乐曲,具有质朴典雅的民族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马头琴音乐悠扬、深沉、宽广、抒情,蕴含了蒙古勒津人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在阜蒙县的历史上,全县35个乡镇的蒙古族村屯几乎都有马头琴手,鼎盛时期每个村屯有多个马头琴手。
马头琴是一种演奏技巧颇为复杂的乐器,必须注意各部位的相互协调,蒙古勒津马头琴演奏有“潮尔演奏技法”、“四胡演奏技法”两大类。
△资料图
演奏技巧也很多,有泛音演奏技巧,即泛音同实音交替使用的演奏技巧;和声演奏技巧,又称双音演奏法,以外弦空弦的持续低音形成二声部效果;跳弓演奏技巧,分自然跳弓和人工跳弓,演奏自然跳弓时,人为的力度要小,主要是利用琴弓本身的弹性,演奏人工跳弓时,人为的力度较大,小臂和手腕及手指要稍加控制琴弓;拨弦演奏技巧,在演奏中要用四指弹击琴弦,奏出装饰音,如鼓声等;模仿演奏技巧,即在演奏中模仿各种声音,如骏马的嘶鸣、风声、雨声等。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多采用史诗说唱音乐、胡尔沁说书音乐、民歌演唱音乐和其他民间器乐等乐曲,有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70多个。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是通过音乐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感上细腻逼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资料图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蒙古勒津人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在传承史诗说唱、短调民歌、民间器乐曲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