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时被荷兰夫妇收养
十八年后阜新寻亲生爹娘
12月1日晚,这个生长在荷兰的中国女孩儿急切地用英语对记者说。“我只知道出生在阜新后就被遗弃了,后被辽宁省阜新市福利院收养,起名阜晓乐。2002年6月3日,我被好心的荷兰父母收养,当年我是那个福利院第一个被跨国收养的孩子,据说上过报纸。”
经记者了解,阜晓乐被荷兰人收养的消息当年曾有过图文报道。阜晓乐说,刚刚两岁半的她离开阜新,来到荷兰父母的家后,他们为她起名亚斯敏·克莱恩。在荷兰父母的精心培养下,她幸福的成长起来。
现在的阜晓乐
很多被外国人收养的中国女孩一样,亚斯敏·克莱恩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她的肤色与父母不一样,还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和一双乌黑的眼睛,这明显不是遗传于养父母。“我来自哪里?我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
13岁时,养父母告诉她,她来自中国阜新。她们也将收养证明和她在阜新福利院时的很多照片以及当年她被遗弃时襁褓中留下的纸条拿给她看。她说:“当时看到纸条知道自己被遗弃,心情很悲伤,又很复杂,十分迷茫。随着年龄增长,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亚斯敏·克莱恩在荷兰的生活过得很幸福,父母十分宠爱她,现在正在读大学。她还有一个姐姐也是荷兰父母从中国的福建龙岩收养的。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对亲生父母没有任何怨恨,因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遗弃孩子都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她理解他们一定是有很无奈的原因才不得已而为之。她的梦想就是找到他们,认识他们,想看看他们怎么样,生活得如何。她的荷兰父母也同意她的意见,并表示会帮助她寻找。她说,如果找到亲生父母,他们不方便的话,她也很愿意在他们选择的任何一个地方见见他们。
21年前,出生当天即被遗弃的阜晓乐是在阜新市妇幼保健医院门前被民警发现的,是一名健康婴儿。襁褓中有半张信纸上写明她出生于1999年11月11日12时45分。一位懂笔记分析的朋友分析该字迹应为当时已是中年的人情急之中所写,字里行间表达出无奈之情。
阜晓乐被遗弃时留下的纸条
民警在发现后的三天时间里多方查找未果,于11月14日将其送到阜新市社会福利院监护抚养。
近一年来,寻找亲生父母心切的阜晓乐通过国际儿童寻亲联盟组织中一位名叫米凯·威尔伯格的志愿者帮助,开始在中国寻亲。为阜晓乐寻亲的信息被制成一张海报在辽宁地区的相关微信群中分享,12月1日起,阜新部分志愿者群也开始行动起来为阜晓乐寻亲。
此刻,在约1万公里之外的荷兰土地上,华人女孩阜晓乐正等待她的亲生父母与她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阜晓乐生父生母的消息,请扫描下图阜晓乐微信码或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13904980557〈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