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每天8:30分,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阜新市教育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准时开始做工间操。伸臂、踢腿、下蹲、跳跃......从今年4月开始,每天做工间操已经成了“必修课”,10多分钟的工间操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一天的工作。
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阜新市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广泛、持续、深入开展群众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阜新人追求幸福的主旋律。
眼下,无论您走在街头、车站或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电子屏幕、宣传栏、展板上的健康教育内容随处可见,随时随地便能学到健康知识。为营造良好的创卫社会氛围,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纵深发展,阜新通过采取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牵头、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逐步形成了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垂直健康教育体系,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县区级以上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达60余名,网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达600余名,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健康教育工作骨干1500余人次。全市786个社区村、214家医疗机构、142家学校、141家企业、88家机关单位做到健康教育工作层层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健康宣传教育达到全覆盖。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均设置了健康教育栏目,多角度宣传疫情防控、创卫、乡村环境整治、控烟等方面内容,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市街道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健全,均设有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全市学校形成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医疗系统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率达100%,每个住院患者有健康指导、有个性化健康教育,出院有追踪指导;机关、企业健康教育培训率达100%,有效落实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措施,大力宣传健康素养知识已成为很多企业的特色活动。根据卫生部门统计,2019至2020年,全市申请创建健康促进医院36家,健康促进学校65家,健康促进机关17家,健康促进企业13家,健康村67个,健康社区21个......通过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创卫工作的热情明显高涨,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明显。2017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54%,2019年达到19.4%。
在推进健康教育全覆盖、全民化的同时,阜新以提高市民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市民健身参与程度、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深入落实科学健身指导和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具有阜新特色的全民健身事业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在特色赛事、全民参与的助力下,阜新篮球城这一品牌愈发响亮;趣味运动会、三丰太极拳展演等常态化大众健身活动近1000场次,直接参与活动市民人数超80万人次,间接参与活动人数超200万人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活动已成为常态化大众健身活动,每天参与工间操活动的职工群众超过15万人次......在一系列全民健身特色活动的影响下,人民群众体质不断增强,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为了给全面健康行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十三五”期间,阜新向全市社区投入新增和更新换代全民健身器材164套,共计1476件;向乡镇、村屯投入全民健身器材356套,共计3650件。在投入全民健身器材的基础上,我市还在全市城区共建设了11片笼式塑胶灯光篮球场,为全市65个乡镇建设了塑胶悬浮地板篮球场。今年,在人民公园、三一八公园等地全力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安装健身器材130件,安装各种创卫、健康教育宣传牌、禁烟牌等580余个;全市已建成健身步道20条,总长度约74.5公里。截至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43.2%以上,每千人口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4人。
在抓好全民健身工作的同时,阜新全面加强无烟环境建设,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统一设置无烟单位标识、禁烟警语标识和吸烟区,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截至目前,阜新共创建“省级无吸烟单位”4个、“市级无吸烟单位”103个,推进了控烟工作深化落实。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目标,也是群众的期待。以全面健康助力创卫进程,必将为全市人民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