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依然严峻。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为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我市通过制订科学应对策略,进一步加固防控重点,不断抓实防控举措,层层筑牢我市疫情防控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冠病毒的隐匿性很强,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监测是做实防控关口前移、解除疫情隐患的重要举措。据悉,市卫健部门将继续通过开展重点人群监测以及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学校、民政服务机构等重点场所测温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早期监测的时效性和敏感性,做到守牢关口,精准应对。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和入境人员闭环管理,通过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调整重点地区来(返)阜人员管控措施,加强重点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阜人员排查管控。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地区来(返)阜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加2次核酸检测的健康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全链条无缝对接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冷链食品成为目前疫情输入的风险之一。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切实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市卫生健康与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冷链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在加强冷冻冷藏食品及外环境和相关从业人员监测的同时,全市范围内的冷链食品、食品外包装以及冷链食品屠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经营销售环节的外环境和冷冻冷藏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将继续开展常规化核酸检测工作。通过排查全覆盖、无遗漏,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据悉,截至10月末,我市已累计检测样本827份,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本531件,检测环境样本172件,检测从业人员样本124件,未监测到新冠核酸阳性样本。
医疗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管理,市卫健部门通过印发文件、召开调度会等形式要求全市开诊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部设置预检分诊点,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根据要求,除发热门诊外的各医疗机构严禁首诊发热患者,同时对发热就诊患者全部实行闭环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目标。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由全市各医疗机构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科室医疗力量组成的应急支援准备队伍现已组建完毕。下一步将通过救治桌面推演和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来全面检验人员调度、指挥调度、精准处置体系,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