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各所中小学校的校门前和班级里,即将增添一个新物件。11月末前,一块公开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辖区举报电话的醒目标牌,会在全市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统一亮相。
这一畅通投诉渠道的新办法,只是我市进一步深化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的新落点之一。以11月11日我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严格的问责之下,一场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教育“痼疾”根治“手术”正在阜新拉开大幕。
透视:多因催生教师补课
近年来,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全市教育系统在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中,一直坚持多举措、常态化,保持高压态势和“零容忍”的决心和韧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得到一定遏制,但仍然久治不绝、屡禁不止,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根据分析,多种因素共同催生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而这也是这一现象此前难以根本禁绝的原因。比如,有社会原因,经济头脑思维下,一些家长千方百计以物质和金钱作代价与教师“沟通交流”,对不正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有管理的原因,一些学校在教师培养中重师能、轻师德,对个别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未予抵制;有教师原因,有的受拜金主义影响,丧失了为人师者应有的操守。
“从事有偿补课的少数教师,亵渎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败坏了学校声望,助长了不正之风,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根本上讲,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暴露的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不足,而师德师风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兴教之本、兴教之源,事关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深入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十分必要,唯此方可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推进阜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重拳:多措并举深度治理
为了确保深化治理取得实效,市教育局将整合成立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行政执法专项检查组,进行不间断执法检查。同时,成立市教育服务中心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机构。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结合实际,成立相应机构。
此外,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思想上解决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从教不廉问题,包括开展警示教育、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本月底前,组织全市中小学校每名教师签订《不组织不参与有偿补课承诺书》。
我市教育系统还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三级联动”执法机制。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在职教师补课等问题的监督和执法检查;各中小学校则重点加强本校教师的监管和考核;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巡查暗访,对补课等师德问题频发、群众投诉比较集中的区域和学校,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在学校将联合实施重点整治。特别是针对寒暑假等以往教师补课高发时段,将集中开展整治。
为了畅通举报渠道,教育系统着力构建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利用多种渠道发布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监督。此外,全市各中小学校门及每个班级的显著位置均将公开辖区的相关举报电话,既便于监督,又能形成威慑。
新规: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对于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坚决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究。将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依法依规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绝不姑息迁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究竟如何处罚?记者从手头拿到的最新出台的《阜新市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从事有偿补课行为管理办法(试行)》中找到了答案。其中首先明确了所指教师的范围,即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在职教职工、教育服务中心从事教学研究的在职人员、学校聘用的代课教师。
教师有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下有偿补课行为;开办各类补习班、自习室行为;利用学校的教室、会议室等公共资源有偿补课行为等9项行为之一的,视为违规。在职教师确因特殊情况给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须由家长和教师个人共同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实同意后报所在地教育局登记备案。
对违规补课教师,给予行政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处理。违规违纪教师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即使情节轻微,不构成开除的,除给予前述不同相应处理以外,还将同时给予全额返还违规收入;调离教学一线岗位或原工作单位;取消当年及下一年度绩效工资;三年内不得参加职称评聘;五年内不得参加中小学学生统一考试各类命题;撤销学校中层岗位职务,两年内不得重新聘用;对近两年取得“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按授予权限予以撤销,并取消相关待遇;取消当年评优及人才申报等资格;全市通报批评。着重明确,已被处理教师再次组织有偿补课,不论情节一律给予开除处理。
新规中还对相关责任人和学校的处理作出规定。年内查实存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的,责令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进行诫勉谈话;两起(含)以上或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将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通报批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免除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职务。学校一个年度内查实两起以上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反师德行为的,取消当年各项评优资格,予以通报;查实存在同类行为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直至取消办学资格。
治本:筑牢教师管理防线
严查严处为治标,源头防范方治本。
显而易见,“课下补”赚取昧心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上不讲”。此番,深化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的一剂猛药正是下在这个关键环节。我市教育部门将全面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和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监督,扎实构筑好教师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促进教师强化对学生的服务与管理意识。
建立学校听课制度。根据教学计划、进度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将落实好学校听课计划,校长、教学副校长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人次。充分利用好学校齐备的教室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教师授课情况的影音留存备查,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与此同步,建立教研部门听课制度。市(县区)教育服务中心教研部门将落实好听课计划和教师授课评价标准。根据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深入各中小学校,特别是教师资源配备相对较好的重点学校,针对重点班级、重点教师进行听课。市教育服务中心教研部门听课重点学校为市直属3所省级示范高中。县区教育服务中心教研部门听课重点学校分别为海州区第十一中学、细河区第一中学、太平区第四中学、新邱区第十三中学、清河门区第十中学等。在听课制度保障以外,还将科学建立师德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学生家长问卷、个人自评、教师互评等方式,结合平时考核及教学评价结果,学校要对每名教师师德作出评价,作为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既修业、又修德,作言行自律的表率,作学为人师的典范,带头构建风清气正的阜新教育大环境。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举报电话
市教育局 :6010077、6010022、6010080(校外办学机构监督电话)
阜蒙县:8833025
彰武县:6949812
海州区:2822190
细河区:3958155
太平区:6323154
新邱区:3816005
清河门区:601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