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也为彰武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11日,阜新彰武县委书记刘江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彰武县要把握新发展阶段,结合彰武实际,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彰武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真正将彰武发展融入全市、全省、全国发展大局,推动彰武实现加速赶超、富民升位。
刘江义说,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彰武县将继续践行“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思路,立足打造“中国砂都”,全力发展砂工业、沙农业、沙文旅、沙健康,持续做好工业突围、农业转身、服务业提档升级文章。突出特色优势,积极打造引领发展的主导产业。一是全力扩大优势产业规模,聚焦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高端建材、铸造件、食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全力将经济开发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成为高能级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以两大平台为基础,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策争取,倾力打造全产业链条,逐步壮大产业规模,把中国绿色硅砂铸造基地建设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二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发展,深入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在稳固工业产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力争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农业发展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庭院经济、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聚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推动服务业多向发力,加快电商、物流、夜经济和全域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让线上线下、城乡消费更好拉动经济增长。
刘江义说,彰武县将切实筑牢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十四五”时期,彰武县将继续坚持“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理念,以“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为核心,落实市委“四个一流”工作要求,真正打造营商环境彰武版。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周到服务,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真正用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指导工作实际。二是全面解放思想,深刻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一局一章”等改革,真正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三是抓实项目招引,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依托,全面增强拼抢意识,主动出击,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彰武,更多高技能人才“带土移植”到彰武,为彰武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四是推动“一网五平台”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立足服务广大群众,从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群众就业等方面入手,着力推动网络平台进程,高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刘江义说,“十四五”时期,彰武县要深入传承治沙精神,全面铺开“一点两线一面”生态治理格局,全力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典范,全力提升彰武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一是以西六家子镇建植优质牧草基地为基础,逐步扩大种植范围,加速万亩牧草基地建设。二是科学系统推进柳河、养息牧河“两线”综合治理步伐,高质量推动柳河综合治理工程。三是坚持以生态恢复为根本,全面建成15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生态屏障,全力打造国家级沙化草地生态修复治理样板区。
奋进新时代,砥砺谱新篇。刘江义表示,彰武县将积极把握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践行“绘就一张图,凝聚一股劲,心怀一片情,捧着一颗心,严守一底线,考核一张表”的“六个一”工作法,动员全县各级干部,大力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示彰武作为、再塑彰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