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市民可以参与考古吗?
现在,好消息来了
市博物馆目前正着手招募
“公共考古”志愿者
首批招募5名
所谓公共考古,也叫“公众考古”,其目标就是让考古学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拉近考古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考古工作、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甚至有限地参与到考古工作中。用时下的话说,就是让考古更加“接地气”。据了解,公众考古是搭建在考古学、考古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平台。开展公众考古是考古机构、考古人员向社会实证自身专业价值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责任。随着我国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考古公众化已成为“业内共识”。拥有“话语权”的业内人士、专家学者不仅自觉向社会推广、普及文物考古知识,传播方式也从过去的单向传播向开放式体验转变。
为了满足阜新广大考古爱好者走近“公共考古”的愿望,市博物馆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决定开展“公共考古”系列体验活动,首批招募志愿者5名,主要参与辽宁大学与市博物馆联合开展的“他尺西沟”遗址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据市博物馆馆长胡健介绍,让考古走近公众,让文化得以传承,保护好文化遗产,是“公共考古”的初心。此次招募的“公共考古”志愿者条件为阜新籍,热爱考古事业,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能够遵守现场工作纪律,服从工作人员安排。成功报名的志愿者经过培训后,会统一安排进入考古资料整理现场进行参观和体验。另外,市博物馆对“他尺西沟”遗址发掘出来的遗物进行整理后,将对公众开放。本次活动预计持续一年,并分批次进行,力争让更多的考古爱好者“零距离”体验考古,感受古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