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细河区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积极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调事平台,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一是抓组建,夯实基础建设。区司法局高效推进“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全区13个行政村、48个社区全部建成“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成率100%;建立微信群61个,入群人数10500余人;结合各社区工作特点,打造柳荫社区、育新社区、玉都社区、黄家沟村等8个样板。截止目前,全区61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开展评理说事100余次,化解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80余件,化解率100%,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是抓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明确“说事”流程,做到“三结合”,即村、社区党员志愿者“说”与登门入户“说”相结合、固定时间“说”与随遇随“说”相结合、当面“说”与电话“说”相结合,对村(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处理,并按照“分类办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整体配合”的原则办理议定事项,确保民情民意有商有量、实时通晓;实行首席说事员制度,由村(社区)书记、主任担任首席评理说事员,负责评理说事点全面工作,说事团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日常接待、信息记录等工作,安排村(社区)信息员轮流“坐班”说事点,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还明确一名调解员,每天入驻“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形成“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查事”的“六步工作法”,村、社区吸引大家查事、评事、议事、说事,理事和办事方向更加明晰,为群众办事的热情更加高涨,形成了村和社区的事大家管、大家议、大家办,聚拢“好声音”,提振村和社区居民的精、气、神,为村和社区和谐建设加满正能量。
三是抓实效,注重作用发挥。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点,结合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广泛搜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及早掌握邻里、婚姻家庭、物业等纠纷苗头,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和管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打造社情民意汇聚点,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作为村、居民茶余饭后小聚的“唠嗑点”,从闲聊中注重收集涉及村、社区居民生活中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烦心事,以及村、社区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服务改善民生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点,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等工作,注重发挥法援律师、法律顾问的作用,开展解答法律咨询、代办法律援助,宣传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打造干群关系联系点,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协调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提升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打造文明风尚传播点,通过开展集中培训、组织文艺演出和利用LED屏、板报、标语开展宣传等方式,宣传社会文明风尚,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