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攻难关 开辟致富新道路
日前,阜蒙县泡子镇代屯村的农户们一边欢度双节,一边趁着晴好天气采收藜麦,确保颗粒归仓。据了解,今年代屯村试种的藜麦迎来了丰收。
只听过大麦、小麦,藜麦是什么?藜麦属于藜科植物,发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距今已经有近7000年的历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认定是全球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国际营养学家称它是“远古营养黄金” “超级谷物”“未来食品”。
代屯村地处偏僻、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一直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些年,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不少粮田耕种比较单一,村民收入较低。
2019年初,沈阳农业大学驻代屯村“第一书记”白洪志听说种藜麦收入很可观,而且藜麦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同时,他打听到目前辽西地区还没有广泛推广种植藜麦,市场前景良好,白洪志动了心思。他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民种子销售公司等地考察,了解藜麦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认真学习藜麦种植技术。
“刚开始我还不放心,但见了有关科研机构和收购商,我心里就有底了。藜麦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市场前景也好,我决定闯一闯。”白洪志说。当年5月,白洪志在代屯村自费引种3亩藜麦后发现:藜麦喜冷凉、干燥的气候,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种植特性,在山坡地就能很好生长,跟普通小麦一样种植,需要的肥料更少。而且,藜麦可以作为特种蔬菜和观赏植物开发,麦苗炒菜、凉拌,口感比空心菜、苋菜都好。藜麦的颜色非常丰富,几乎覆盖了从白到黑的所有色谱,非常适合都市农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为把藜麦种植产业作为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今年春季,经村“两委”班子与白洪志研究,组织10户村民开展100余亩藜麦试验示范种植工作。白洪志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从藜麦种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为藜麦打造最佳生长环境。国庆期间,红透的藜麦穗透出丰收的韵味,引来过往游客纷纷拍照留念。
“今年的旱情造成山坡地玉米绝收,花生只有往年三到四成产量,而藜麦相比种植传统作物玉米收益提高至少50%以上。藜麦平均亩产200—400公斤,每公斤按回收价格7元计算,每亩收入在1400—2800元。”谈起藜麦试种成功,白洪志笑脸盈盈。
随着代屯村藜麦试种成功,阜新周边地区也对藜麦产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经过考察后,辽宁省北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市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先后与村里达成了合作协议,建立500亩以上藜麦良种繁育基地,让种植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