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秋阳照在了彰武的柳河岸边,丝丝河风吹出了大地的五彩斑斓,吹响了收获季节的欢腾,也吹来了八方骑手。
9月26日,中华民族大赛马·2020传统耐力赛彰武站将在这沙软如毯的柳河河畔如期举办。
根据以往的赛事关注度数据,今年这项大型赛事同样会吸引国内近百对人马组合、近千名马术爱好者、彰武及周边县市区数万观众和游客到场观赛。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工作人员正在为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参加比赛的各路好手和他们的马匹也陆续抵达,柳河河畔喧闹斐然。
于国宁是第一批报名的马主,这次能在家门口比赛,最高兴的就是他了。
▲于国宁(右)
“我从小就喜欢马,骑马,后来赛马在国内兴起之后,我就开始全国各地打比赛,参加赛事。”于国宁这样对记者说。
于国宁2001年就开始从事马匹的养殖繁育工作,19年的时间里,于国宁在马匹繁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1匹马到42匹马,于国宁现在已经是彰武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马大户,通过饲养和训练赛马,于国宁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繁育的马匹一般就是按照马的整体状况来划分,自身条件好,适合打比赛的,我就让它去打比赛,通过比赛,就能实现马匹自身的增值;长得比较好看,外形条件好的,我会考虑让它去作为骑乘马”。
2015年,于国宁成立了金沙堡赛马养殖合作社,之后又建立了赛马养殖场和赛马场地。
在于国宁看来,育马人,既是伯乐,又是爱马人,更应该成为马产业的引领人和推动人。
慢慢的,于国宁也带领自己的父老乡亲去养马、育马。随着赛马产业向纵深发展,村里种植和养殖结构由玉米悄然转向牧草、赛马养殖等,赛马产业链条初见端倪。
常年外出参赛的于国宁从来没有想过家门口还能举行如此大型的马术赛事,也更加期待今年的这场大型赛马比赛。
“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已经成功举办了13站了,这样大型的国家级的比赛项目能落户彰武,肯定会为我们这带来经济、产业上的一系列利好。”说到这,东北大汉不禁笑起来,笑容中是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
对于他来说,胜负很重要,但未来更重要,于国宁期待着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通过这场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友进一步了解我们彰武,我们在这场比赛中也可以展示我们彰武的风采,再有我们自己繁育的马匹也有了竞技的赛场,通过比赛还能让马匹体现自己的价值,以后也会有更多的马产业落户我们彰武,带动彰武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这的硅砂,品质好,产量高,也是建设跑马场非常重要的材料。这次赛事之后,也会让全国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硅砂。”
马术运动的发展对于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文化和旅游体系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彰武正在打造绿色产业,马术运动无疑为其铺开一条惊喜之途,于国宁早已走上这条产业之路,在此也预祝于国宁可以在这次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更要在这条马产业之路上一路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