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市实验中学教学楼内厕所清新、整洁,好看又好用。
阜新校园厕所将迎来一场历史性的变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顺应广大师生对于良好卫生环境的期盼,努力补齐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我市今年全面启动实施校园“厕所革命”。
从2020年到2021年,我市计划完成全市中小学(含教学点)、幼儿园总计631个厕所的建设改造任务,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闪亮全市城乡校园的一座座卫生厕所,将成为阜新推进“厕所革命”的引领与示范。
厕所巨变 师生齐赞
水泥地面贴上地砖、涂料墙壁换成瓷砖、盖板屋顶首次装上吊棚……布设于这处雅致空间之内的,有感应式冲水小便池,全部厕位则添加门板。
秋季开学后,推开操场一角厕所的门,市第十六中学的学生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位置、面积依旧,可咋把个星级宾馆的卫生间给搬来了!”
9月15日,记者探访今年暑期抢先完成“厕所革命”的十六中厕所,立刻有了与同学们相仿的美好观感。更为重要的是,一应设施特好看好用,全校师生无不受用。“一个暑假改造完,厕所赛过办公室。”教师们向记者打趣道。
说起“厕所革命”,市第一中学校长杜凯军同样笑容满面。该校原有厕所在教学楼一层,300平方米面积难以满足2500名学生的课间集中如厕需求。此番改造后,各层分置厕所,总面积翻一番;蹲位增至女77个、男54个共131个;54只“高大上”感应式洗手盆首次登场,“无接触洗手安全又健康,学生满意!”
随市实验中学副校长梁志军走进南校区高一年级教学楼改造过的4个厕所,记者没闻到一丝异味。在与十六中厕所类似的2层男厕里,同样完成了一系列硬件变化,地砖、瓷砖、顶棚一样不少,西墙一侧整整10只小便池全面取代小便槽,另一侧是加装厕门的一排蹲位,外间入口处设有两个洗手池。
课间,置身采光、通风整体改善的厕所内,男生们自觉规范使用小便池如厕,待自动出水完成冲刷后,他们洗手时也格外小心,生怕脏水溅到地面上,“环境这么好,都该保持好,谁还好意思破坏啊?”
全面实施 造福学子
“这厕所太漂亮了!这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何止师生满意,十六中学生那些“70后”“80后”的家长们,也想要为校园“厕所革命”点个大大的赞。
在他们停留于上个世纪的求学记忆里,夏天味刺鼻、冬天冷飕飕的旱厕几乎是每座校园的标配。“那时候人小,看着蹲位下深深的洞口好怕。夏天苍蝇乱飞,冬天不光冷到冻屁股,更担心地面结冰滑倒摔伤。”十六中一位家长忆起当年。
建学校不能没有厕所,而受多年前的条件所限,旱厕曾与阜新校园相伴相生,因此这位家长的记忆当为几代阜新人所共有。旱厕沿用了几十年,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导致卫生水平怎么也上不去,成为校园环境的硬伤,拖了学校建设的后腿。
早在2009年,我市已经迈出改变校园厕所面貌的第一步。当年,一条市民建议催生我市启动“改厕工程”,市区校园厕所开启了从旱厕到水厕的变化。除操场择址新建水厕以外,海州区铁路小学、平北小学等学校还开动脑筋,使新建水厕得以向教学楼靠拢,经过楼内走廊和楼外封闭通道往返,方便雨雪天气使用。至次年末,全市建成校园水厕共24座。本报对此曾予关注,引发社会热烈反响。
历史的车轮驶入2020年,我市校园厕所全面提档升级吹响号角,明确按照“因地制宜、分校施策、强化管理、规范实施、统筹建管、务求长效”的总原则,统筹谋划前期基本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正式启动实施校园“厕所革命”。
根据计划,2020年全市校园“厕所革命”项目共437个,2021年另有项目194个,将可造福全市学子。截至目前,今年纳入辽宁省集中改厕项目的19个项目进展顺利,9月末前可全部完工,其余项目均稳步推进中。
标准明晰 因校制宜
打造卫生厕所,是此次校园“厕所革命”的目标。
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及时清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了水冲式厕所、三格化粪池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等;小学生均厕所面积为0.2平方米,初中、高中生均厕所面积0.25平方米;女生、男生分别按每13人与40人设一个蹲位,后者每20人设一个小便器或0.6米小便槽;厕所内给排水设施齐全,设有人工照明设施、供学生使用洗手设施、卫生管理间,配有纸篓及专用清洁工具等。
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全面摸排情况的基础上,编制辖区校园厕所建设改造方案,坚决杜绝不实用、不耐用、不可用的“ 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县区为单位编制相关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资金安排和保障措施,确保如期实现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厕所基本达标。须将5年内拟保留的学校(含教学点)现有不卫生厕所纳入集中改厕项目。
在具体实施方面,各县区教育局将组织技术力量,研究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中关于厕所建设的相关技术规定,加强与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联系,针对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村镇建设规划等,因校制宜、科学选型,分类分校制定建厕改厕方案。例如,供水、污水管网配套完善的地方,可建设水冲式厕所。否则,可建三格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保留旱厕则需改造。
此外,将规范开展厕所建设改造。参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相关技术要求,合理设计蹲位数量,突出质量安全、适用实用、环境整洁、方便舒适、干净卫生等实用功能,建设符合中小学生、幼儿生活和卫生健康教育需要的卫生厕所,基本满足学生课间高峰期如厕需求。
强化管理 创新育人
校园厕所有着特定的使用对象。在此番建厕改厕谋划中,特别注重细节雕琢,给予学生更多的舒适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诸如着重提出独立式厕所原则上建设在校园内地势较高、地基排水通畅、不易被雨水淹没处;厕所蹲位不得建于贮粪池之上,并与之有隔断;小学、幼儿园厕所蹲位宽度不超过18厘米等。
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建厕改厕,将严把工程施工关、质量关、技术关,确保建设改造一所、合格一所、保障一所。防止出现建厕改厕模式不适宜、厕所不好用等问题。建厕改厕完毕,将按照“开文明之先”总要求,强化厕所的运行管理,制定厕所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厕所日常保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运行的维护机制,提高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厕所日常保洁管理,适时清扫,保持厕所地面清洁,墙面无乱涂鸦及不雅文字。加强厕所设施设备养护、维修。安装必要的防鼠设施等。
建厕改厕完毕、卫生厕所投用后,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将全力提升学生文明如厕行为水平。深入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文明如厕教育,教育广大学生小便入池、大便入坑、便纸入篓、便后洗手,不乱扔乱丢、不乱涂乱画,并正确使用冲水、洗手设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学生保护个人隐私。
全新如厕空间的育人潜力远不止此。杭州等地,有学校让学生设计厕所墙面色彩、装饰图案,塑造主人翁,放飞想象力。组建学生检查组,劝导文明如厕。除了这些可资借鉴外,将厕所纳入值日内容,增强学生劳动不分贵贱、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补上劳动技能实践课,不也可以有?今秋,我市完成“厕所革命”的学校几乎都把文明如厕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全新育人实践又迈出了一步。